如何管理孩子的情緒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4-16 16:30:37

中國家長對于孩子情緒處理的方式基本上分為4種,第一種就是“交換型父母”當孩子哭鬧時經常會聽到他們說“別哭了,媽媽給你買糖吃”“好了好了,爸爸帶你去游樂場”~這樣的父母認為負面情緒是有害的,所以每當孩子有憂傷感覺時,就努力的把孩子的世界“補好”,卻忽略了孩子更需要的是了解、慰藉、感受其情緒。孩子看到父母這樣的反應后,孩子會對自己產生懷疑:“既然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為什么我的感受這么糟糕?”次數多了,孩子會變的缺乏自信,在情緒上容易產生很大的壓力。
第二種就是“懲罰型父母”如果孩子哭泣,直接就會對孩子說:“你這樣哭哭啼啼的哪里像個男孩子,真實丟人”“再哭、再哭 我就打你了,閉嘴”~父母總以為這樣不會“慣”出孩子的壞脾氣,或著希望能夠讓孩子變的更加堅強。致使孩子常常由于表達哀傷、憤怒和恐懼而受到到父母的責備、訓斥或懲罰。長大面對人生挑戰時,可能會讓孩子力不從心。
第三種:“冷漠型父母”是怎么樣的呢,當孩子哭鬧時總會說“愛哭你就哭吧,等你哭夠了再出來”這樣的父母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既不否定也不責罵,而是“不予干涉”,讓孩子自己宣泄、冷靜下來。孩子因為沒有父母積極的引導,一個憤怒中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有侵略性,用傷害別人的方式來發泄;一個傷心的孩子會盡情的長時間的哭鬧,不知道怎樣去安撫和舒解自己。
第四種:“說教型父母”不太理解孩子的情緒反應,喋喋不休的嘮叨~“爸爸媽媽在你這么大的時候已經能夠~~,我們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血,你應該懂事了”~這樣的家長以為孩子只要明白了道理,負面情緒就會消失。其實不然,孩子會感到孤單無助,仿佛身處黑洞,得獨自面對負面情緒帶來的痛苦。而父母喋喋不休的訓導,只會令孩子苦上加苦。
以上四種傳統的處理孩子情緒的方式,顯然都是不利于情商的培養。
如何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聽完您這么一分析,讓我覺得家長的處理方式對于一個孩子的影響真的很重要啊,那有什么好的方式方法來進行孩子的負面情緒處理嗎?
作為一名EQ型家長,一定要善于感受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流淚時,能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想象孩子的處境,并且能夠感受孩子的悲痛;看到孩子生氣時,能夠感受孩子的挫敗及憤怒。
因為父母的接受與分享,孩子能感受到身邊有可以信賴的支撐,所以更有信心去學習怎么樣去處理面臨問題。可以進行情緒的四步處理法:接受-分享-肯定引導-策劃來進行情緒問題的解決。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