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秘密:學習風格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5-21 16:30:28

人類的腦是個復雜而又神秘的身體器官,直到最近15年人類才對它有所了解和發現。人腦包括三部分:大腦、小腦和腦干。大腦作為發育成熟最晚的新皮層,是唯一能處理和加工學習內容的腦區;小腦的發育成熟早于大腦,主要負責情緒反應;最早發育的皮層是腦干,腦干是我們的生存中心。當我們感到有壓力時,腦干取代其他兩個新皮層而控制我們的行為,并發出“逃跑或戰斗”的命令。當學生被要求參加與他們學習風格相矛盾的學習活動時,他們會感到緊張。他們的腦干發出信息:“要不與之對抗,要不就逃之夭夭!”
在人類研究專家Leslie Hart看來,我們的學習應該符合大腦信息加工的特點,否則學習就無從談起。既然不同兒童的腦功能和學習心理存在差異,我們就應該就不同的方式教育他們,這時,大腦就以它能理解的“語言”來感知和接受新的學習。學習環境也應該是舒適的,這點同樣重要。當人體處于緊張狀態時,腦干主要關注這種不舒服的狀態而阻礙學習的發生。
學習風格包括聽覺型、視覺型、肢體一動覺型。
聽覺型的人通過聽覺途徑來學習。
視覺型的人通過視覺途徑來學習。他們應該首先了解大致框架后才能理解所學的內容。
肢體——動覺型的人通過觸摸和身體動作來學習。
聽覺型學習者善于進行邏輯、分析和序列思維。他們非常適合學習典型的學校功課,如分析聲音和數字、分步驟完成指令和“做正確的事情”。他們的學習需要在典型的課堂教學中就能得到滿足,所以他們被認為是“好學生”。
視覺型和肢體——動覺型學習者善于進行整體思維。如果沒有看到所學內容的整體框架,他們的思維就會缺乏邏輯性、分析性和條理。他們能學會邏輯、分析和序列的思維方式,但前提是必須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推到方式來工作。他們必須在有意義的背景下學習新的內容。他們的思維方式非常散漫,經常在班級討論中走到發散思維的道路上去了,而且常對正在學習的主題進行創造性的、不同尋常的聯想。當教師點名回答問題的時候,他們常說的答案似乎和主題沒有任何瓜葛。但是,如果教師停下來追問,讓他們解釋一下所說的意思時,他們也能使大家明白他們獨特的聯想方式。
所有嬰兒天生都是典型的肢體——動覺學習風格的學習者。父母們很自然的就認可嬰兒們在做中學,即通過觸摸、拉扯和敲打東西的方式來學習。雖然我們也許更喜歡用告訴的方式來教他們,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假如我們希望嬰兒乖乖的坐在椅子上聽媽媽說話,不要摸任何東西,這是不會實現的。如果我們把幼兒束縛起來,不許他們觸摸和感覺事物,不許走動、跳舞和蹦蹦跳跳,那么我們知道孩子的學習能力也被束縛了。
學校里大多數功課的成功都需要兒童從肢體——動覺型學習風格轉變為聽覺——分析性學習風格。某個性別兒童的大腦大概在六歲左右就已經做好了準備,而另一種性別卻要等到八九歲才行。女孩子的大腦大概在六歲左右就已經做好了轉換的準備,而男孩子中有許多人可能還沒有完成這種思維轉換來學習早起閱讀。
是男孩的能力不如女孩子嗎,還是教學方式不符合兒童的基本思維方式和學習風格?等到某些男孩做好準備可以成功學習時,他們的自尊心卻已經收到極大的打擊,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缺乏信心,以至他們永遠不能趕上來。
因為學校的大多數學習任務需要傾聽,需要遵從多步驟的指令,或者分析單詞的發音,所以聽覺——分析型學生比整體思維的學生更有可能獲得成功。以下例舉的學習偏好可用來設計成功的學習活動以幫助兩類整體思維型學生,例舉的各項有重疊之處,這是因為他們的學習偏好有時相似而有時不同。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