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好情緒管理(一)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13 08:23:24

1
情緒啊,可以說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體驗著自己的種種情緒感受,所以也是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極其重大的一個心理過程。
本著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的原則,我盡量簡單的從情緒定義和作用到情緒產生理論再到情緒管理三個部分一一說明,這三個部分即相互獨立又互相關聯。
先說情緒定義和特點: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態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
情緒的工作包括三個部分:生理喚起,主觀體驗和外顯行為。外顯行為通常是表情,包括面部姿態和語調表情。
情緒一般有三種狀態,心境,激情和應激,在這三種狀態里起作用的情緒類型有基本情緒(喜怒哀懼)也有復合情緒(如敵意,焦慮等)。
我們在體會情緒的同時,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情緒對我們的意義,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比如情緒的適應環境功能,動機功能,對活動效率的組織功能以及信息傳遞和溝通思想的功能。以上是我要講的第一個部分。
2
下面我說下情緒產生理論,比較有影響力的幾個理論:
第一個是外周神經理論,它認為情緒始于身體的反饋。外界刺激引起生理反應,而生理反應進一步導致情緒產生。
代表人物有一個叫詹姆斯的認為:我們感到難過因為我們哭泣,害怕因為我們身體顫(chan)抖。大家可以自己體會下是不是這樣。
第二個叫坎農巴德理論:坎農認為情緒的產生不適外周神經的作用,而是中樞神經系統里的一個叫丘腦的家伙在控制。
外界刺激傳遞到丘腦,再有丘腦傳遞到各處,大腦產生情緒體驗,交感神經引起生理變化,如血壓升高,肌肉緊張等。就是說情緒體驗和生理變化同時產生,又受丘腦控制。
第三個是阿諾德的評定-興奮理論,也叫認知理論。他強調情緒來自于大腦皮層對情緒的評估,就是外界刺激傳遞到丘腦,再到大腦皮層后,沒有像坎農巴德的理論,刺激從這里路過下就好了。
而是攔住他,讓他在這里停留一會,讓大腦皮層做個評估,形成一種特殊的態度后再放走。這個再產生的情緒已經是評估后產生的了,多了一道工序。
第四個是三因素論:即情緒受環境,生理喚起和認知過程等因素的制約。對于特定情緒來說,3個條件必不可少:1是個體必須體驗到高度的喚醒水平,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等,2是個提對生理變化狀態的認知性喚醒。
3是相應的環境因素。無時無刻我們都在體驗著自己的種種情緒感受。核心部分是認知,通過認知比較器把當前的現實刺激與儲存在記憶中的過去經驗進行比較,從而喚醒情緒。
第五個是情緒動機分化理論,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理論。湯姆金斯和伊扎德建立的理論,該理論以情緒為核心,以人格結構為基礎,認為情緒是人格系統的核心動力。
主張情緒具有動機的性質,否定把動機歸結為內驅力的看法,認為內驅力發生作用需要一個放大的媒介去激發機體的行為,而放大的過程就是情緒過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