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情緒:一條通向學生內心的道路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20 09:41:51

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在《十封信——寫給膽敢教書的人》里提醒我們,“把班級當課文來‘閱讀’,更要把自己的身體當著課文來‘閱讀’”。每天,我們帶著愛和寬容,走進教室,閱讀學生的情緒變化,并作出及時的調節,這也使得我們能夠保持平和,不被學生的情緒所左右,彼此得到心靈的回應。
但很多時候,我們“看不見”。 相信這樣的場景在我們身邊并不鮮見:下課鈴聲響起,一位任課教師滿臉疲憊地推開教室門,匆匆走進辦公室,生氣地對同事埋怨道:“不知道現在有些孩子怎么想的,今天這么重要的教學內容,怎么一點不聽講呢?”可以想見,這樣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都籠罩在一片沮喪的情緒中,相互不知道對方真實的想法,心靈自然無法產生和諧振動,其教與學的效果可想而知。
那么,怎樣才能讓我們擁有一雙善于“閱讀”的眼睛呢?有著豐富管理經驗的Brian Coulson校長作講座《社交與情緒學習》,他引用腦神經科學的理論,列舉大量生動的案例,為我們介紹了安省教育機制下,教師如何關注學生的情緒培養,建立起他們成長型思維模式,從而實現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給大家頗多啟發。
學習是一項充滿刺激和挑戰的智力運動,同樣也是一項情感運動。因此,教師能否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情緒的調節,就顯得尤為重要。每天,學生帶著不一樣的情緒走進學校,有的高興,有的低落,有的激動,有的憤怒,這些情緒變化都可能會影響自己的學習行為。還有一些孩子因為天生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問題,更需要一些特殊方法給予幫助。所以,遇到不同的學生,教師必須懂得運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導學生監控、評估和調整自己的情緒。
Brian Coulson老師做了一個小調查:“你覺得學生的壓力源來自于哪里?”我們經過討論,總結了三點:
學生的壓力來源
1. 家長的期望值高過孩子的實際能力;
2. 家長經常拿其他孩子與之比較;
3. 來自于同伴的評價。
Brian Coulson老師在我們回答的基礎上,把壓力源分為四類,分別來自于生理、情緒、知識技能以及社交方面等諸多因素。接著,他運用腦神經理論講解了不同的應對之策。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