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二)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20 09:56:14

二、中職學生厭學情緒的成因分析
引起中職學生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有學生主觀方面的原因;既有思想觀念方面的因素,也有社會、家庭等條件的制約。歸結起來,本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社會環境的變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中職學生思想意識、道德水準、價值取向、行為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呈多元化的趨勢。現在的學生不再盲目崇拜權威、傳統、教師和書本,更注重自身需要和個性追求。學校的培養、教師的教導對學生的影響作用越來越小,而社會環境變化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卻越來越大。因此,社會環境因素對學生的負面影響是深遠的。從學生厭學的角度來看,目前社會上存在就業難與勞動力準入低門檻的矛盾,對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來極大沖擊。一方面,各大專院校畢業生面臨就業困難,甚至出現了畢業即失業的情況,而對于一些勞動力型行業的準入門檻又過低(主要在于各中職類學校為應對生源萎縮,都紛紛以畢業即可就業為招生宣傳重點),從而使學生認為,我在這里只要不被開除,能拿到畢業證,我就可以就業,學多了未必就比少學了好多少,從而導致學生在校期間在思想上產生了學習無用論的想法。
2.家庭教育具有重要影響。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學校,家庭生活狀況及方式,對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是目前的中職學生80%以上來自農村,其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孩子成為留守兒童,從小便生活在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缺少父愛母愛,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及習慣,在學習上意志消沉,產生厭學情緒;二是破碎家庭子女,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家庭關系破裂離婚,形成單親家庭或再婚家庭,對孩子身心造成莫大傷害,使學生感到自卑、壓抑,進而對學習失去興趣;三是家庭教育方法不當,要么過分溺愛與庇護,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問,放任自流;要么嚴厲苛刻,對成績要求過高,加重學生心理負擔,使其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厭倦。
3.學校和教師教育的滯后。
當前,中職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與現行中職教育體制本身存在的弊端也有直接關聯。一是教育教學改革明顯滯后,不能適應中職學生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二是一些教學內容過時陳舊,缺乏新意,對學生沒有吸引力。特別是當前開設的一些課程,內容過深,而現在的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較差,有的連小學、初一的知識都沒掌握,按現行高中段的教學要求,不少學生想學也學不進,上課只能發呆或睡覺;三是教師在教學形式及方法上仍存在單調、枯燥、呆板,照本宣科等問題,教師仍處在“填鴨教學”的被動式教學地位上,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四是教師的理念還沒完全轉變,總懷著學生就應該勤奮好學,老師安貧樂教,師生關系其樂融融,教學事業很有成就感的思想狀態中。而面對現在的中職學生,總感到難教、難管,有的教師一進課堂就感到頭疼,怕課堂紀律不好,這節課上不下去;有的甚至產生厭教情緒,認為給現在的中職生上課是折壽,更不用說事業感和成就感。教師的厭教情緒,必然影響或波及到學生厭學情緒的滋生;五是分層教學、半工半讀、工學交替,由于種種原因,在中職學校還沒完全推行,理論課教學比例大于實訓課,學生實訓操作時間不足,因而對理論課的學習感到厭倦,失去學習動力。
4.不良媒體的誘導。
現代社會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學生依靠網絡媒體所獲取的信息日益增多。網絡的發展,對成長中的中職學生產生正負兩種不同的影響。從正面影響看,學生可以在網上方便、快捷地學到許多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能,拓展學生知識面,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另一方面其負面影響不可低估,尤其是那些“黃色網頁”、“暴露文學”、“兇殺暴力”、“網絡游戲”對中職學生的影響和危害極大,特別是未成年的中職學生幼稚的心靈造成莫大傷害,使一些學生迷戀或沉浸在網絡虛擬世界、網絡游戲中,哪還有心思來學習,必然產生厭學情緒。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