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8-06-30 21:11:23 下載試卷 標簽:北京版語文 五年級上冊 教案設計 拐杖
北京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拐杖》
教材分析:
《拐杖》是京版實驗教材第9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屬于敘事性文章,全文以拐杖為線索,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講述了“我”帶著為丈夫買的拐杖乘車,一位小姑娘以為“我”是腿腳不便的人給“我”讓座并一路照顧“我”,“我”為了不傷害小姑娘的愛心提前三站下車并在再次上車時高舉拐杖的故事。結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讀后引人深思。文章把“讓座”這個老舊的題材寫得很有新意:1、誤會連生,一波三折。2、幾處出人意料3、立意新:不是旨在贊揚小姑娘,更是表現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的美好情感。
學情分析:
剛剛升入五年級的學生具備了初步的閱讀能力,積累了一些閱讀方法,能初步把握主要內容、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情感。學生有讓座的生活經歷也有幫助他人的意識。在第一課時學生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理清了層次結構,感知到了小姑娘的樂于助人,但對“我”的做法和感受缺乏理解。
教學目標:
1、在體會小姑娘表現的基礎上理解“我”的表現,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之情。
2、體會文章是怎樣把老題材寫出新意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我”的做法和感受,體會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之情。
教學方法:
本課時的教學以學生的學習經驗讀書感受為基礎,以語言為立足點,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走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體驗作者的情感;在討論啟發中體會文章寫作特點。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憶對小姑娘的印象歸納小姑娘對“我”的幫助。
1、回憶課文主要寫了幾個人物?小姑娘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瀏覽課文,說一說小姑娘是怎樣幫助“我”的。(要求以情況、做法為要素進行表述)
設計意圖:初讀后學生對小姑娘特點的把握并不難,本環節設計目的此環節的設計意在學生初讀認知的基礎上,整體回顧課文,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條理清晰的表達能力,同時為下一個環節做好鋪墊。
二、理解“我”的做法和感受體會互相關愛之情。
過渡:把學生的視角轉向“我”:小姑娘純真善良、熱心真誠令人稱贊,可課文僅僅是在寫小姑娘嗎?
(一)“我”是怎樣為小姑娘考慮的?畫出相關語句。
(二)理解“我”的做法體會“我”為小姑娘著想之心
過渡:“我”直接向小姑娘說明自己是健康的人豈不是更為她著想嗎?
1、默讀課文,聯系小姑娘的做法和我的表現,思考:“我”為什么要這樣做?
2、匯報交流順學而導。
導學。
第一步:在什么情況下“我”做出這樣的決定?(是“我”明白自己在享受特殊照顧后做出的決定)
第二步:抓住“恍然大悟”,聯系小姑娘的表現,想象“恍然大悟”的內容。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意圖:引導學生結合小姑娘的表現:站在文中“我”的角度進行想象,體會“我”的感受。
出示。
結合小姑娘的表情理解:由于“我”制造誤會還“婉言謝絕”辜負小姑娘的好意,造成了小姑娘“尷尬”的自責心理。
結合小姑娘的語言動作并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小姑娘的好意被拒絕,卻還是對我發自內心的真誠幫助---所以我感動。
第三步:創設情境回扣釋疑。
換位思考走進“我”的內心。對話:這位手拿拐杖的阿姨,您明白了小姑娘把您當成了“腿腳不便”的人來熱心照顧。您為什么不直接向她說明,反而作出了提前下車和下車裝瘸的舉動呢?
(預設:我怎么會讓這個善良的小姑娘再次陷入尷尬呢。自己一個健康的人不能再享受這份特殊的關愛,還有三站才到達目的地,“我”一定要提前下車,為了把戲做足,保護小姑娘的愛心,“我”還要在下車時裝瘸。)
設計意圖:以上這幾個層次的學習采用了聯系上下文、抓重點詞,換位思考揣摸人物內心的方法一步步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學生從初讀時對 “我”的想法的懵懂認識逐漸清晰,更好地體會“我”的情感,進一步感受“我”對小姑娘的關愛之心。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