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8-07-03 11:13:52 下載試卷 標簽:北京版語文 六年級上冊 教案設計 父親的麥芽糖
二、自學重點,升華感情
1、默讀課文,思考出示阿德為什么討厭麥芽糖?后來為什么又主動吃爸爸做的麥芽糖?
點撥
出示4自然段:因此,他從小就討厭麥芽糖,討厭這個到處都散發這麥芽糖味道的家,討厭同學們叫他“麥芽糖阿德”,討厭爸爸這份賣麥芽糖的工作。
這是一個什么句式?你試著把感受阿德讀出來。
如果,你的情況和阿德一樣,你會怎樣做?(引導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事實)
2、出示:“爸……”阿德望著滿頭白發、駝著背、腳上裹著石膏、雙手撐著拐杖的父親,一句話也說不出口。他覺得父親老了,真的老了。
師:出示:這是對人物哪方面的描寫?從中體會到什么?你從人物的外貌體會出老父親的辛勞,從語言上有什么體會?其它方面呢?
3、出示:“爸……”阿德看著眼前這個為他辛苦一輩子的父親,看著滿屋子的麥芽糖罐兒,聞著濃濃的麥芽糖味兒,呆呆地愣住了。
師:孩子們仔細讀讀這兩段話,阿德前后這兩聲爸有什么不同嗎?(理解讀)
出示圖片:仔細端詳著蒼老的父親,他年輕過嗎?仔細端詳這個家呀,那是養育自己長大成人的家,熟悉它嗎?此時此刻阿德們想說什么?把你的理解讀進去。指名讀(體會讀)
師生進行全文的一個串讀重點體會老李對阿德的愛
4、出示:阿德張大嘴咬了一口,細細的咀嚼著,而他此刻的心情,就像嚼在嘴里的麥芽糖餅一樣,脆脆的、酸酸的、甜甜的。
(1)“脆脆的、酸酸的、甜甜的。”各代表著什么?它們的順序能調換嗎?為何
最后是句號而不是省略號?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2)故事讓我們感覺酸酸的,眼眶濕潤了,讓我們感覺甜甜的,幸福感從心底蕩漾而出。再回到課文中,細細品味放音樂《懂你》指名讀分角色朗讀9-10
作為讀者我們為有這樣的結局欣慰,感動。
5、我們曾經學過很多關于“父愛、母愛”這一題材的文章,有一個雙目失明的小男孩在母親的耐心陪同下,經過長時間的認真練習,終于打中了立在遠處的瓶子。有這樣一個片段《看不見的愛》;在極度干旱的沙漠地區,一頭老牛用以死抗爭來的水,給自己的孩子喝,《母愛》;他們都是寫人記事的,(有事件回憶— 片段----寫法)作者通過對主人公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描寫,刻畫了生動的人物現象,突出了人物的品質,就像今天的老李父子。讓我們銘記,使我們感動通過重點片段的回顧,幫助學生系統整理寫人的方法。
三、讀寫結合,深化主題
1、回顧一下全文,勾畫板書出示關于父愛的小詩。
2、師:你們看作者善于思考,善于表達。你學完了課文以后,對老李、對阿德肯定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父愛、感恩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讓我們拿起筆來,把它寫下來。交流修改。
揣摩寫法,體會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質,寫出對人物的評價,把語文的讀寫結合結合起來,動筆落在實處,把訓練落到實處。
板書設計:
幸福 感恩 甜甜的
理解 酸酸的
脆脆的
父親的麥芽糖 父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