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期興趣培養的兩大誤區 (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7-19 14:10:30

【誤區二】
家長:我覺得應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任其自然發展,我們不能強加給孩子太多東西,免得讓孩子的成長產生太大壓力。
在童年階段,人與其他物種最本質的區別在于:人的后天可塑性極高。
那些所謂強加給孩子的東西,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只是我們應該要用孩子喜歡的、樂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導他。
所謂教育,實則就是在塑造孩子。從孩子出生開始,我們就要開始對孩子進行德、智、體、美、勞的教育。德育,品德教育;智育,學習文化知識;體育,鍛煉身體;勞育,讓孩子在勞動中感受生活。換一個詞來說,我們其實就是在一直“強加”這些東西給孩子,因為我們是塑造孩子,就像孩子小時候的夢想,其實也是我們通過間接或直接的方式給孩子塑造出來的。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們重點說下美育,美育是通過對藝術科目的學習讓孩子認識美、接受美、創造美、從而美化心靈。在這些德、智、體、美、勞的教育中,可以說美育是最直觀最直抵心靈的。朝霞很美,落日很美,一朵花的盛開也很美。我們人人都感受得到。同時父母布滿老繭的雙手也很美,爺爺奶奶滿是皺紋的臉龐也很美,工地上建筑工人在夕陽下揮錘肌肉強健的雙臂也很美。就是說,美的第一層含義是眼睛能觀察到的,第二層含義是靠一顆具有健全人格的心靈才能感受得到的。那就是我們的生活。少兒美育的目的,就是在于通過具象事物“美”的引導,讓孩子進入“美”的課程。再用抽象美的概念,讓孩子的心靈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并回歸生活。
藝術小故事
德國畫家丟勒,小時候就在繪畫方面展現了極大的天賦,盡管家境貧寒,但是他和哥哥卻有著同一個夢想,兩人都希望發展自己藝術方面的天分,可是家里只供得起一個孩子,于是他們擲了銅板,結果,弟弟丟勒勝出,去了紐倫堡藝術學院。哥哥則去了危險的礦場工作,為弟弟的學業提供經濟支持。丟勒深知這個學習機會來之不易,于是更加努力學習,他在藝術學院里表現很突出,他的油畫簡直比教授的還要好。到畢業時,他的作品已經能賺不少錢了。
在這位年輕的藝術家返回家鄉的那一天,他對哥哥說:“現在輪到你了,親愛的哥哥,我會全力支持你到紐倫堡藝術學院攻讀,實現你的夢想!” 然后,哥哥看著弟弟雙淚直流,他把雙手移近右臉頰,說:“不,弟弟,我上不了紐倫堡藝術學院了。太遲了。看看我的雙手──四年來在礦場工作,毀了我的手,關節動彈不得,現在我的手連舉杯為你慶賀也不可能,何況是揮動畫筆或雕刻刀呢? 不,弟弟……已經太遲了……”
為了補償哥哥所做的犧牲,表達對哥哥的敬意,畫家丟勒下了很大的工夫把哥哥合起的粗糙的雙手刻了下來。,全世界的人都立刻懂得了丟勒兄弟的感情,瞻仰這幅作品,并把這幅愛的作品重新命名為“祈禱之手”。
油畫《父親》 羅中立
頌歌般的畫面色彩,十分莊重,生動感人,是對勞動者的崇敬和贊譽。
現在我們回到剛才的話題,我們真的是在強加給孩子負擔嗎?顯然不是,我們是在塑造孩子。核心的點在于我們怎樣去塑造,是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快樂的方式?還是違背孩子接受意愿的方式。
在“樂之美術”的教學體系中,我們通常說的尊重兒童天性,本質上是遵從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的心理認知規律、智力發展規律來進行教學。才能達到良好的興趣培養學習的目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