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業引領的三個學習維度(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0-11 20:20:47

然而,由于校長技術領導力的不足,學校技術環境所蘊含的各種教育可能性被低估、被簡化。在有的學校,甚至連基本的教學設備和教學軟件也未普及使用,更不用說基于網絡的各種技術設備了。由于技術沒有成為學校的日常,因此某些被當作改革項目的行動措施就演變成了強化傳統教育行為的添加式措施,而不會導向真正的轉變。
校長加強技術領導力可以采取兩項措施:一是診斷學校所有技術設備的使用效率,即在哪個環節存在使用障礙,然后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培訓。障礙清除后,所有能夠借助技術提升效率的辦公和教學行為,都要在技術環境中進行,邊做邊逐漸提升運行效率。當全校所有人都對與自己有關的新技術使用得無比嫻熟時,校長就可以方便地推行“助推式”領導。
數據領導力:輔助自身發現并解決問題
校長是一個走動著進行管理的職業,隨時隨地走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教室、辦公室、會議室、樓梯間、操場……與人交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典型的校長工作景象。但是隨著學校規模擴大,各種管理要求增多,校長的時間越來越難以自主掌控,走動管理的難度越來越大。與此同時,新技術支持下的各種大數據方便易得,校長們借助各種大數據輔助自己發現問題、做出決策。大數據分析幫助校長解決了自身因為時間、洞察力等方面的不足而導致的管理遲滯問題,是校長提升管理和領導水平的好工具。
但一旦學校進入改革軌道,大數據輔助下的走動管理方式則會暴露出實效性不足的問題,因為改革涉及參與者日常工作和行為習慣的改變,大數據并不能準確反映行為和動機之間的匹配關系。此時,用“小數據”挖掘的方式更為合適,校長在現場認真研究小樣本的數據,從細節和互動方式中發現真正的問題。例如,上課時,在一個學習小組旁邊安置1—2臺攝像機(盡管有錄播系統,但是錄播系統無法看清一個小組內的互動細節),全程記錄小組學習的狀況。課后對錄像進行多角度分析,輔之以針對性的深度訪談。根據這樣得出的一組小數據,校長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就不會盲目模仿,而是會基于學生實際狀況來推進改革。
校長進行小數據挖掘的其他容易操作的途徑包括:連續聽課(在同一個班連續聽一天課或者聽同一個老師在同一個班連續一周的課)、換位體驗(讓老師體驗一天當學生的感覺或者讓校長體驗一天當學科教師的感覺)、設置校長信箱(網絡的和實體的)、參加活動、持續閱讀貼吧等有關學校生活的公眾論壇,等等。對小數據挖掘的重視,加上大數據分析,使得校長隨時能在充分了解現實情境的基礎上做出各種適當的決策。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