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成績到底和什么有關?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0-16 18:59:53

多家長都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到底和什么有關,基因聰明、后天努力,還是學校教育。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在決定著孩子的成績:媽媽的心態好,孩子的成績會更好;經常走路上學的孩子,學習成績可能更好;體育鍛煉也有助于提高成績。
研究成果一:母親心態好,孩子成績佳
倫敦經濟政治學院經濟績效中心的研究發現,那些堅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取決于運氣的母親,她們的孩子16年后在普通中學教育證書考試中成績明顯更好。
這一結論給了低分的孩子一個成績不好的新理由——“媽媽,全怪你”。該結論依據的是對上萬名年輕人的長期研究。
這項研究追蹤了一項關鍵人格特質“心理控制源”的形成,心理控制源是人們對影響自己人生的能力的主觀認識。
心理學家稱能根據心理控制源量表對人們進行分類:極端內部歸因者認為自己能完全掌控人生,極端外部歸因者認為人生完全取決于命運,多數人處于這兩個極端之間。
研究表明,擁有強烈內部心理控制源的人,他們往往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生活方式更健康。
參與這項研究的學者弗蘭切絲卡·科爾納利亞說,研究清楚地表明,母親的性格會帶來很大影響:“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包括家庭背景、母親的受教育水平和孩子自己的心理控制源,人們發現,排在內部心理控制源量表前25%的母親所生的孩子,往往普通中學教育證書考試總成績比排在后25%的母親的孩子高約17%。”
研究成果二:體育鍛煉有助提高學習成績
《英國運動醫學雜志》網站刊登的研究結果稱,越喜愛體育活動,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就越好。而且,“女生的科學成績似乎受益最大”。
人們早就猜測體育鍛煉能提升腦力,但此前一直沒有什么科學證據。
在這項調查研究中,來自英格蘭、蘇格蘭和美國的研究人員測量了約5000名11歲兒童的體育鍛煉強度,這些孩子持續一個星期戴著用于測量運動狀況的加速計。
這些孩子在11歲、13歲和16歲時接受了英語、數學和科學能力測試。在11歲時體育鍛煉較多的孩子在全部三個階段、全部三個學科中的成績都較好。
研究結果稱,11歲的男孩每天每次鍛煉17分鐘就能提高分數,16歲的女孩則需每天每次鍛煉12分鐘。
女孩在科學課上的成績提升尤為顯著。
這篇論文的作者稱:“這是一個重要發現,尤其是考慮到英國和歐盟委員會的現行政策著眼于增加科學領域的女性人數。”
令人擔憂的是,據研究人員觀察,在11歲時,男孩平均每天有29分鐘的中高強度鍛煉,女孩約為18分鐘,遠遠低于60分鐘最佳鍛煉時長。
研究人員表示,尚需進一步的研究來剖析體育鍛煉是如何帶來成績提升的。
研究成果三:走路上學有助青少年提高學習成績
走路不僅是一種相當理想的運動,原來也有助腦部發展。西班牙最新研究指出,步行上學的青少年,他們的認知能力和成績,會優于開車或搭公車到校的同學,其中更以走路15分鐘以上的青少女效果最好。
走路上學好處多,除了可以讓學生早上的學習情況比較好,過程中也可以和家長或同學培養感情,讓上學成為美好的回憶,除此之外,還能增加對社區參與的意識,甚至有助于獨立性的養成,同時減少塞車,進而提升空氣品質。
無獨有偶,格拉納達大學、馬德里自治大學、薩拉戈薩大學和馬德里的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就針對該國5城市、1700名13至18歲的男女學生資料分析,發現走路上學的青少男、女,認知能力會比開車或搭公車上學的同學好,如果是走路15分鐘或以上的女生效果還更佳。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