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成績到底和什么有關?(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0-16 18:59:53

研究顯示,這意味走路時間愈長,對認知能力越有幫助,成果發表在《小兒及青少年醫學志》。研究員表示,主要是青少年時期大腦的可塑性最強,是刺激其認知功能的最佳時刻,當中又以女生最顯著;不過,英國心理學家伊夫斯相當不以為然,認為這無法確定是成績變好的單一因素。
事實上,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先前也曾對市區1700位學齡女童研究,結果顯示走路或騎單車上課的學生,在數學與口語等學科分數較其他女同學高,且隨著步行的時間越長,成績越佳。
研究成果四:兒童學習成績好壞主要取決于基因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英國中學會考(GCSE)成績中有六成的決定因素可能和遺傳的智力有關。倫敦國王學院精神醫療研究所普羅敏教授(Prof. Robert Plomin)所作的這項研究還顯示,影響考試成績的因素當中,學校的教學質量等因素只占了1/3。
該項研究對11000名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出生的雙胞胎進行了長期跟蹤調查。其結果顯示,對于孩童成長的過程中學業成績的好壞,基因是較大的決定因素。
普羅敏教授已經收到英國教育部的邀請,向教育部高層官員說明這一研究結果。
普羅敏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教育部門因為擔心被說成是“在學生身上貼標簽”而急于駁斥基因在學業方面的影響。然而,實際上他的研究發現有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對學生因材施教,而不是現行的一體通用。
普羅敏教授說,進行某種形式的基因掃描,也許最終可以讓學校在學生幼年的階段就找出其特定的學習弱點。
研究成果五:學校上課晚一點,孩子學習成績好一點
研究表明:結果上課時間較晚的學校,學生的數學和閱讀成績較高。
生物學研究顯示,人在幼童時期傾向于早睡早起;而當人步入青少年時期后,晝夜節律會發生改變,導致青少年睡得更晚,起得也更晚。這種改變是由大腦內褪黑素的變化引起的,這一過程大約開始于13歲,在15到16歲明顯增強,而在17歲到19歲時達到高峰。
那么這個現象會對學習效果產生影響嗎?根據明尼蘇達大學應用研究與教育改進中心主任凱拉·瓦爾斯特隆(Kyla Wahlstrom)今年2月發表的論文,答案是肯定的。
她跟蹤調查了在明尼蘇達州、科羅拉多州和懷俄明州的8所公立中學里就讀的9000多名學生。結果發現,如果上課時間調整到早上8:35或者更晚,一個學期之后,學生們的數學、英語、科學和社會學成績普遍提高了1/4個等級,例如從B提高到了B與B+的中間位置。
另有兩篇由瓦爾斯特隆評議但還未發表的研究論文也獲得了相似的結論。在美國空軍學院進行的一項對照實驗也驗證了這一結論,因為在大學一年級時不同組的學員開始上課的時間不同。
此外,2012年一項研究顯示,由于交通問題導致北卡羅來納州不同地區的學校上課時間不同,結果上課時間較晚的學校,學生的數學和閱讀成績較高。還有其它研究表明,推遲上課時間可以提高出勤率,以及減少青少年抑郁和交通事故的發生率。這些都因為晚點上課可以讓青少年獲得更充足的睡眠。
多項研究表明,與把上課時間從早上7:15調到7:45的學校相比,上課時間從7:30改為8:00的學校里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更大幅度的提高。來自巴西、意大利和以色列的研究也獲得了相似的結論。之所以上課時間推遲會獲得這些好處,其關鍵是青少年保證了至少8個小時的充足睡眠,而如果能達到9小時就更好了。相比之下,在歐洲,很少有中學會在上午9點以前開始上課。
不支持推遲上課時間的人們曾擔心這樣會影響學生的正常作息。不過結果表明,學生們在進行課余活動或是兼職工作時,并沒有受到上課時間改變的影響。瓦爾斯特隆表示:“一旦學校推遲到了上課時間,學生們就再也不想早起了。”
研究結果甚至對校車接送問題也提供了更好的解決辦法。許多學校都是先接中學生上學,然后再接小學生,而將這一順序調換可以讓高中生們的上學時間推遲。這樣做除了可以讓他們受益之外,對他們的弟弟妹妹們也有好處——有研究表明幼兒在早晨更清醒,更愿意學習。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