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寶寶做情緒管理?(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14 10:53:28

例子:兩歲晚睡、三四歲也有這樣的情況,睡前要什么都不對,就是鬧媽媽。孩子油罐空了,他匱乏想要,讓他提出,都是在消耗能量。提出了、被滿足了、但仍然不滿意,更加生氣。正確的做法是,家長主導,有游戲力,帶領孩子。孩子不累,也得到補充了,就滿意了。
但是太多家長做不到,總是發泄式訓孩子、和孩子喊叫。那應該怎么辦呢?
1、認知上,對待孩子的接納——知道,孩子此刻的表現取決于他的:a:年齡階段特點;b:此刻的狀態。
2、多練習。每次當時如果能發覺、停下,就是巨大的進步。
3、做好安排。多休息,多給自己加油。
3、平時多一些積極情緒的積累
有個媽媽曾經和我說:
我當時就是覺得,只要我孩子健康,我什么都不要求了。最近在家里準備了個“幸福收集寶盒”。我會把每天開心的事寫成小紙條放進去。比如,今天大寶早上不用媽媽喊就起床了,真好;爸爸出門應酬,剛好去的是我最愛的西餐廳,打電話回來問我要不要打包哪個菜回來給我,我感覺到爸爸的愛,很幸福……
諸如此類的,都寫成小紙條放進寶盒里。像看了書亂丟,早上喊了還不愿意起,以前都是經常發生,現在這種情況都絕跡了。我覺得是寶盒起作用了。因為大寶經常偷偷去看。我假裝不知道。我們倆的油瓶都在不斷注入新的內容。這樣的變化,直接帶動了整個家庭的氣氛。
與寶寶建立接納連接、增加自己的游戲力、多和寶寶玩樂、正面溝通、對孩子欣賞(曬娃)、品味美好、建造大本營(例如:好事百寶箱、成長記錄本、大花園故事、小空間、家族史、經典的童話故事)
4、遇到孩子哭鬧怎么辦?
A 家長自己HOLD住,不抓狂。平靜陪伴。孩子哭鬧的后一半,通常不是因為最初的事情(他已經忘了),而是因為家長的態度——暴怒、冷漠、拋棄;只要家長平靜,抱抱孩子,通常他們很快會平復下來。孩子大一些后——過多的輔助、鼓勵、圍觀、壓力、不真實的回應,都會加劇孩子的情緒。
此刻——深呼吸,默念,寶寶還小,大腦神經正在發育,無法應對這樣的情緒。或者大孩子——別生氣,這只說明他在這方面需要更多時間提高。
B對小寶寶——轉移,人物、環境、事件、做法的轉換。不讓他在自己的情緒里陷入太久。對小寶寶不必馬上接納共情,而是需要轉移一下。
3—5歲的寶寶,接納共情,以他的語氣說出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安撫抱抱。提出替代方案,引導下一個活動。大哭不止,暫時不共情了,安撫、找個借口走開一下、隨著回來看看。做點平靜的事情。給他練習自己平靜下來的機會。
對于5歲以上的孩子,如果孩子特別無禮的情況,嚴肅指出他行為的錯誤、周圍的情勢、家長已經付出哪些努力,對他有那些期望和要求。給出簡單的指令。而不是一味的哄和遷就,讓孩子變得以后更加愛抱怨哼唧,凡事都怨外界。
C情緒平復一些時,馬上和他回顧一下,剛才怎么回事,識別情緒,教他情緒詞匯,共情,教他如何表達。
D引導孩子自己想解決、防范的辦法。下次如何做得更好。
E當孩子哭鬧時,給你幾條建議
1、不可怕,都是成長。趴地上、小感冒……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不要讓他哭太久。但大一些,不必怕他哭鬧。
2、相信他都是有原因的。無比正確義憤填膺時,先別忙著生氣,您要讓自己的好奇心占了上風,冷靜下來,努力去搞清背后的真正原因。不要被管教任務綁架了頭腦——先處理情緒,后處理問題。
3、我們常常一時找不到具體原因,沒關系,我常和家長說四個字“正面建設”。
5、家長常犯的錯誤
控制太多。自控力用在該用的地方。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要求太高,不切實際。
過多的說教。說教時機不對。雞對鴨講話,白色噪音
自己態度猶豫、舉棋不定,讓孩子以為可以努力爭取。
和孩子在字面上較真。沒有去分析深層原因。
過于陷入成人的理性思維模式。各種以固執對固執,逼孩子認錯。被管教任務綁架了頭腦,教養方法還有很多,要靈活運用。你的正確,對于孩子的年齡和此刻的狀態來說,可能就是不正確。南北兩極!平級降維
不能結束,不能就事論事,任由自己情緒漫延。孩子只是疾風驟雨的一次情緒表達而已,媽媽自己陰半天。孩子是小天氣,媽媽是大氣候。我們要主動影響孩子,總是被他影響,就不是家長了。
怕孩子哭鬧,不能隨著長大而調整對孩子的要求,你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是在提高的。弱勢家長,始終被孩子牽著走,既不能給出能量,也不能給出界限。男孩的媽媽失控多是這種情況。
6、教養中的減法
孩子的表現不都是您教養的結果,您不負全責。每個孩子個性、氣質類型都不同。高反應氣質寶寶占20%。
節制地去愛。不要過度保護、過度輔助。不要做百分之百的好媽媽,百分之七十足矣。
多學習,但具體酌情、靈活,憑常識和直覺判斷。不要被理論和微信文搞得變異了。
對家人不要總有育兒政治正確性。不是原則問題就放手一些。家人間的關系更重要。
不要全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那樣必然會做多!搞好自己同樣重要。
敢于直面生活隨機帶來的一切,最重要的不是那些究竟是什么,而是我們是否有積極、正面詮釋生活的能力。這才能幫他應對未來的各種情況。
記得——隨著孩子長大,調整自己的教養方式。
4歲以后,多一些自控、行為規范、禮貌的要求。
5歲以后,要求堅持做一個事情,鍛煉堅持和毅力,感受成就感,提升自我效能感
6歲又一個小獨立期
7、8歲,孩子內在動機與自控同步提升。(學習上注意正面教育,其他方面簡單粗暴)
9歲孩子清醒、獨立、自我意識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