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發脾氣?真的真的別再講道理了(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2-01 13:26:28

引導孩子壞脾氣,這樣做最見效
內森其實使用的是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創立,由于實用性強,而常常被國外不少家庭用在引導孩子情緒方面。情緒ABC理論中,A是發脾氣的原因,B是孩子對事情的看法,C是孩子的壞情緒和壞行為。
父母在引導孩子壞情緒的時候,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詢問孩子發脾氣的原因,而不是第一反應指責孩子,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引導孩子理性思考的動作;在孩子對事情的不合理看法中,父母給予同理心和共情,常常會讓孩子更好地打開心扉;最終能幫助孩子對自己的壞脾氣和壞行為有一個客觀的自我評價。
具體地父母們可以按照下面三個步驟進行:
1、詢問孩子為啥亂發脾氣
當一個孩子能重新回顧自己亂發脾氣的過程,已經是給自己的情緒注入理智的思考,能起到反省的作用。父母不僅表達了傾聽,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描述也是一個發泄的過程。
2、幫助孩子分析情緒
無論孩子發脾氣對還是錯,父母表示理解和同情總不會有錯。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了,也認識了自己的情緒,一切錯誤便可以輕松承認了(人性的弱點)。相比之下,如果父母第一反應或一開口便是對孩子情緒的否定,往往會引起孩子下意識的反抗。
3、教會孩子駕馭情緒
孩子的壞情緒被父母理解后,孩子便會順心了許多。接下來父母便要教孩子駕馭情緒的正確方法。壞情緒常常是有破壞力的,不僅會讓孩子的心理處于糟糕的境地,阻礙了孩子做事情的動力,還會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太復雜的說教,孩子的腦瓜子是聽不進。受具體形象思維的影響,幼兒說建議父母們可以借鑒《頭腦特工隊》(動畫片)的做法,讓各種情緒在孩子心中有個直觀的形象。也可以使用幼兒說的“壞蟲子”情緒管理方法,幼兒說有各種壞蟲子的漫畫圖供大家結合使用。(有興趣的父母可以看《培養娃自控力幾歲開始》一文。)
“情緒管理合同”育兒小技巧
這個方法其實來自美國兒童大腦研究專家Phil McGraw的契約行為管理辦法,即用契約的辦法讓孩子學會情緒自控,孩子3歲后便可以用。不少西方的父母說,對于那些常常愛發脾氣、愛哭鬧的孩子來說,“情緒管理合同”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理學家托馬斯.莫里亞蒂也通過實驗證明,一般情況下,孩子會主動使行為與承諾保持一致,因為人性認為保守承諾是一種良好的品行。所以,“情緒管理合同”也常常能起作用。經常通過這種方式自我管理情緒的孩子,未來信用感和責任感也會更強。
看看,這是一位媽媽做的“閨女情緒管理小合同”:
幼兒說提醒:“情緒管理合同”對于常常亂發脾氣,父母屢教不改的孩子尤其有效,大家可以試試。
有人說——
養孩子就像種花,孩子身上的壞脾氣壞毛病就像花葉上的灰塵,你得經常清洗擦拭。力氣輕了擦不干凈,力氣重了會把花弄傷。父母常常在“用力”還是“不用力”中擰巴。
難怪智者說,養孩子是一場修行,修的是父母們的耐心。
本文關鍵字:發脾氣、情緒引導、情緒管理、早期教育、家庭養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咨詢師,愛提供國外心理學家們最有價值的親子心理知識。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