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二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8-12-01 14:53:23 下載試卷 標簽:西師大版數學 二年級上冊 數學說課稿
(二)、揭示課題
像這樣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幾,要用除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除法。 開門見山將具體清晰的學習目標呈現給學生,較好地發揮了目標的導向和激勵功能,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產生積極的學習心向,從而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三)、認識除號
⒈我們知道加法、減法、乘法每一種運算都有運算符號,除法也一樣,它的運算符號叫做除號。
⒉先讓學生試著說除號是怎樣寫的,再教師講解除號是這樣寫的,中間寫一橫,上面一個小圓點,下面一個小圓點。注意上下兩點要對齊。
⒊教師示范,小朋友在練習本上寫兩個除號,一定要注意上下兩個點要對齊。 此環節把“除號”的認識作為一個單獨的教學環節進行講解,通過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書寫,讓學生對除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列式計算及講解意義
此環節教學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我采用了邊講邊 練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步驟:
⒈教師引導:剛才,我們把8個梨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求每盤有幾個,要用除法計算,怎么列式呢?
⑴我們把幾個梨平均分?“8”是被分的數寫在除號前面。
⑵平均分成了幾份?“4”寫在除號后面。
⑶每盤分得幾個?就等于2。
⑷這個算式怎么讀呢?讓學生試著讀。
⑸“8 ÷ 4 = 2”表示什么? 通過實物圖的演示及教師的講解,讓學生明確除法算式的寫法,同時也能讓學生明確除法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為下節課教學打下基礎;通過讓學生試著讀,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同時能正確地讀出除法算式;通過說意義,不僅讓學生明確除法的含義,同時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⒉練習。 ⑴填空: 24 ÷ 4 = 6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3 12 ÷ 6 = 2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⑵先說出圖意,再列式。
⑶根據題意,說出算式。
①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幾?
②把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幾?
⑷看算式說出意義。 6 ÷ 2 = 3 12 ÷ 2 = 6 12 ÷ 4 = 3 20 ÷ 4 = 5 以上練習題的設計,圍繞著此環節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著,由形象具體逐步抽象化,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完善數學認知結構,建立良好的數學知識體系。 ⒊小結。 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計算? 通過小結,讓學生明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⒋質疑。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啟發 學生動腦筋想問題,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還有哪些弄不明白的問題”,接著教師及時解答或請同學幫助解答。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