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二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8-12-01 14:53:23 下載試卷 標簽:西師大版數學 二年級上冊 數學說課稿
(五)、鞏固練習
眾所周知,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節 課我安排了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⒈讀出下面的算式,用 擺一擺,再填得數。 8 ÷ 2 = 10 ÷ 5 = 12 ÷ 3 = 此題的練習,面向全體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鞏固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⒉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填上適當的數。
⑴把15個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15 ÷ =
⑵把15個 ,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幾個? ÷ = 此題的練習,以進一步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⒊根據題目說出算式。
⑴把18棵樹,平均捆成3捆,每捆有幾棵?
⑵小冬把6只兔子,平均關在3個籠子里,每個籠子關幾只?
⑶媽媽買來8個蘋果,平均分給爺爺和奶奶,每人分幾個? 討論:為什么列式是“8÷2”,“2”是從哪里來的。
⑷把10個蘋果平均分給5個人吃,每人吃幾個?
⑸把5個蘋果平均分給10個人吃,每人吃幾個? 討論:上面兩題為什么一個列式是“10÷5”,一個列式是“5÷10”? 以上的5小題所反映的事實都來自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應用的數學和 4 問題解決的數學,
⑷⑸兩題的列式以及算式的比較,有利于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雖然學生還不會計算“5÷10”,但讓學生先試一試,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水平,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⒋游戲。 教師出示12朵花,請學生把12朵花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再列出算式,看誰的分法多。 此題的練習,是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同時,一題多解的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發散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以上練習題是圍繞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設計的,層層遞進,由“再現性”進入到“內化性”深入到“創造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六)、課堂總結 同學們都學得很好,我們對除法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節課我們還要繼續學習除法的有關知識。 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并預告下一節課學習的內容,做到了承先啟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