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奧數 > 家庭教育 > 興趣培養 > 正文

把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當作語文教學頭等大事!(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2-18 18:27:12

智能內容


  第二學段,小學三、四年級,課標開始重視敘事性作品的閱讀。根據這個學段學生的閱讀心理特點,學生喜歡具有生動形象、故事性較強的作品。因此,敘事性的作品應該成為這個學段課外閱讀的主要內容。還要看到,課標對這一學段開始要求“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這一要求對課外閱讀也是適當的。此外,課標要求閱讀中積累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這就把課內外打通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課標又提出“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于與同學交流”,這就把閱讀習慣的養成當作一個目標了。這一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

  第三學段,小學五、六年級,要求更高了,課標提到“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課標對閱讀水平的提升也提出具體要求: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這些既是課堂閱讀教學的要求,也是課外閱讀的引導性意見。

  課外閱讀要受到重視,不能停留于一般提倡,光有閱讀量的要求也不行,關鍵還要有相應的評價。課標中提出的閱讀教學評價的建議,不只是課堂教學的,也適用于課外閱讀。例如,“應加強形成性評價,注意收集、積累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發展的資料,可采用成長記錄袋等各種方式,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日常表現,應以表揚、鼓勵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從正面加以引導”。這里所說的“學生語文學習的日常表現”,就包括課外閱讀。課標還特別提到“要關注其閱讀興趣與價值取向、閱讀方法與習慣,也要關注其閱讀面和閱讀量,以及選擇閱讀材料的能力”。這幾點,涉及課外閱讀的幾個基本方面,是教學中應當關注同時也可以再細化為閱讀評價的幾個維度。

  那么,到底應當如何來落實這些評價?課標建議“應根據課程標準各學段的要求,通過小組和班級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等活動,考察其閱讀量、閱讀面以及閱讀的興趣和習慣”。這只是一般的建議,具體到教學中,還需根據各自情況,制定更具體可行的辦法。

  四、要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

  我接觸過不少小學生,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老師和家長推薦的書,他們往往不喜歡讀,而學生圈子里互相推薦介紹的書,他們讀起來津津有味。現在的小學生喜歡讀些什么?《植物大戰僵尸》《怪物大師》《神奇校車》《查理九世》《笑貓日記》《淘氣包馬小跳》《男生日記》《女生日記》,以及漫畫雜志《幽默大師》《爆笑校園》《阿衰》,等等。

  我們當老師的是否讀過或者知道學生喜歡的這些書?他們為什么不喜歡我們推薦的經典名著,而偏偏喜歡這樣一些流行的所謂閑書?

  讀書其實是很個人化的事情,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性情,甚至不同的性別,都會形成各自不同的讀書興趣。比如男孩的空間感一般比女孩強,可能更喜歡探險、破案、推理類的書;女孩一般比較喜歡故事性強、情感優美的讀物。教師應當了解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喜歡讀些什么,他們正在彼此交換閱讀些什么,不應當直接粗暴地就要求學生去讀名著,更不能簡單地制止學生讀那些他們喜歡的閑書。要知道,閑書讀得多了,對提高閱讀能力也有很大幫助;學生讀書的習慣養成了,閱讀和欣賞水平也會有所提高。讓學生由讀“閑書”到讀經典名著,需要有一個引導的過程。尤其是現在很多名著與學生是有隔膜的,很難讓他們一下子就接受,怎么辦?其實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會有不同的閱讀興趣,他們也會進行自我調整,自我塑造。教師的責任是引導,而不是強制,要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讓他們接近經典。

  現在的小學生從中高年級開始,就逐漸形成了他們的語文“圈子”與表達形式,包括他們的課外“閑書”閱讀交流、博客、微信,等等。其實這些都是他們語文能力成長的重要方面,又關系到語文興趣的培養和閱讀習慣的形成。教師也許不能完全進入學生的語文生活,但應當給予尊重和必要的關照,盡可能在語文課和學生的語文生活之間疏通一條通道。如此肯定會加倍引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起讀書的習慣。

  為什么教師總會感到進入不了學生的語文生活,不知道他們的閱讀興趣呢?這跟教師不讀或者很少讀兒童作品有關。教師要讀書,包括讀兒童的書,才能和學生一起討論,有共同的話題,也才有可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讀書。

  五、補充兩點建議

  最后,我還要補充兩點建議,一是語文課不要濫用多媒體,二是語文教師必須當好“讀書種子”。這兩點看似與學生閱讀名著無關,但其實有很大聯系。

  現在語文課上濫用多媒體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毒藥”。某次我到河南一所農村中學聽課,教學設施很“現代”,黑板沒有了,板書用多媒體、“PPT”替代。他們在上初一的“古詩三首”這一課,講到曹操的《觀滄海》,什么作者介紹、作品背景、字詞注釋、思想意義、藝術手法等,全都是從網上下載拼湊的,教師講到哪里,在屏幕上點一下,就都出來了。比如課文中有“水何澹澹”一句,教師就點到“澹澹”的注釋,讓學生齊聲朗讀“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其實這樣的教學還不如讓學生自己去反復誦讀,教師提示邊讀邊想象登山望海,那種蒼茫浩瀚的時空感,讓學生體味四言古詩簡潔、鏗鏘的韻味。這才是本課的教學要點。

  多媒體雖然很直觀,但是把課文講解與閱讀切割得零碎了;多媒體給學生提供了各種畫面、音響與文字,好像活躍了課堂,可是學生的閱讀被擠壓了,文字的感受與想象被干擾了,語文課非常看重的語感也被放逐了。這樣的多媒體對語文學習并沒有好處。

  此外,多媒體也讓教師的備課變容易了,網上輕而易舉就可以下載到大量教案和課件。這樣備課講課,不僅教師的個性被淹沒,講出來的課大同小異,更麻煩的是背離了語文課必須靠學生反復大量閱讀以增強語感的本義。長此以往,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自然也無從談起。多媒體本來是好事,可用得太濫,讓教師變懶了、個性消失了,學生的學習也受到很大影響。因此,我建議語文課不用或少用多媒體,讓語文課重新回到樸素本真的狀態中來。

  語文教師還要當好“讀書種子”。我曾經發過一條微博,是這樣寫的:“前日有雜志采訪我,問:孩子們都不太喜歡讀書,怎么培養興趣?答:家長自己愛讀書,孩子自然也對書有興趣。父母成天打麻將看電視聊大天,家里完全沒有讀書的氣氛,怎么可能要求孩子讀書?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的言傳身教是第一位的。如果能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習慣,加上陽光性格,比考上好學校更重要。”

  這條微博說的是家長,其實教師也一樣,在讀書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引領和模范作用。學生讀書情況不夠好,那么語文教師如何?據調查,也很不理想。很多教師也不是不讀書,但讀的主要是與職業需要相關的實用的書,我稱之為“職業性閱讀”。明后天就要上課了,趕緊找有關材料讀一下;或者要評職稱了,馬上讀一些救急的書。教師自己都很少讀經典名著,很少讀整本的書,怎能教得好學生讀書?學生又怎么會樂意讀書?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養成讀書的良性生活方式,做好學生的“讀書種子”。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xmglf.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