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時有效的5種策略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2-19 16:58:58

父母與孩子進行心理上的溝通是十分必要的,父母可及時發現、了解孩子的心理問題,并以正 確的方法給予引導,這對孩子的心身發育是有益的。父母應細心觀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 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心理發育特點,家庭教育就必須根據孩子心身發育特點來進行,否則會給 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甚至影響孩子的人格發育。父母要與孩子進行心理上的溝通,就應掌握溝通的方法。
很多年輕的父母或許和我有一樣的感受,孩子越大,越難以溝通。“我不要穿這件衣服,太緊了。”“我是對的,你才錯了。”“你去哪兒?我也要去。”……諸如這些事情,日復一日,我們常常被折騰得筋疲力盡。然而細想想,作為父母,我們也許存在一些不恰當的習慣:是否給孩子申辯的機會,讓他們說出真實感受;批評孩子的時候,我們是否用手指指著孩子;當孩子與自己的想法不一樣時,我們是否火冒三丈;最后談話結束,我們是否會給孩子一個擁抱?親子間的溝通,作為父母是要有些策略的,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我們都應該考慮。當我意識到這些問題時,我開始反省,并留意自己的言行,嘗試著改變自己的想法、說話方式,并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問題。
首先,我們要學會關心自己、學會快樂。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在感嘆小孩難教,其實如果家長們仔細觀察和思考,就會發現問題大多出在我們成人身上。有段時間,我特別忙,回家時已是筋疲力盡,經常沒和兒子說上幾句話就睡著了,還時常因為孩子的一點小過錯就發火、不開心。直到有一天,我不小心把牛奶灑到他心愛的圖畫書上,他情緒激動地大喊大叫,大聲指責:“你為什么這么不小心?”活脫脫一個成人縮小版,我才驚覺自己犯了一個多大的錯誤。如果父母忙于工作,只是把家庭當作休息和睡覺的地方,在家中說一些消極、帶有強烈的負面情緒的話,孩子也會感覺到不快樂,也會出現消極抑郁情緒。所以,父母要經常檢查自己的情緒,應先學會關心自己、放松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其次,溝通講求藝術。
與孩子的溝通,實際上是兩個生命的碰撞。家長與孩子溝通的藝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父母要學會傾聽。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只有傾聽孩子的心里話,知道孩子想什么,關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后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孩子向你訴說高興的事,你應該表示共鳴,如他在幼兒園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你可以稱贊說,“噢,真棒,媽媽也替你感到很開心”。當孩子向你訴說你不感興趣的話題,你應該耐著性子聽,表示你關注他的談話內容,可以使用“嗯”、“是嗎”、“后來呢”等詞,表示你在認真地傾聽,鼓勵孩子繼續說下去。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