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時有效的5種策略(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2-19 16:58:58

2、營造和諧的溝通氛圍。
和諧的氣氛永遠是與孩子溝通的最好添加劑。要專心聽他們的意見和看法,理解他們的情感和需求。一起去吃飯,一起去聽音樂會、參觀繪畫藝術展、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車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容、百貨櫥窗……都可以成為談話的素材,都是與孩子溝通和交流的最佳時機。
3、要讓孩子發表意見。
不能永遠只是你說孩子聽,不管孩子對你講什么,你都應該讓他把話說完,給他說話的機會,一定不要在孩子沒有說完他的話時,就對孩子發脾氣。在討論一般的家事時,不妨也讓孩子參與,不管最后是否采納了他的意見,應讓他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如此,他們也會尊重長輩。
4、尊重孩子,保護他的隱私。
可能很多父母在和老師或者親朋好友談論孩子的優缺點時,都是肆無忌憚的,從“不好好吃飯”到“今天被老師批評了”,把孩子的缺點像空氣一樣直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曾經有位家長,來園接孩子時跟人閑談,話題扯到孩子身上,說“他有尿床的毛病……”話剛出口,一旁的孩子羞紅了臉,露出怨恨的表情。尿床這類生理缺陷,屬于“難言之隱”,孩子對此特別敏感,父母一般情況下不該向他人提及。這孩子從那天起,開始拒絕和母親溝通,甚至有抵觸行為。因此,作為家長需要牢記:不要到處宣揚孩子的隱私,你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才能真正把你當成能講知心話的朋友。
5、多贊美,少批評。
也許父母從來沒意識到,自己隨便說出來的一句話,會對孩子小小的心靈產生多么重大的影響。“你怎么越大越不乖?”“你怎么就不能像隔壁的某某呢?”“我警告你,你最好趕快……”這些話會讓孩子產生更強烈的逆反心理。但是恰到好處的贊美、欣賞則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潤滑劑。所以父母對孩子要多了解、欣賞、贊美、鼓勵。因為賞識才能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總之,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有些問題孩子不一定能很快理解,父母要幫助孩子慢慢認識,慢慢溝通,別希望著通過一兩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為知心朋友。畢竟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巨大差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如果過于急躁,溝通就會成為泡影。只有掌握與孩子交談的藝術,做孩子的朋友,才能使兩代人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溝通。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