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二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9-02-13 16:08:26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數學 二年級下冊 說課稿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分蘋果》說課稿
一、 說學情
我班的學生都是地處農村的孩子,雖然“分一分”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遇到,學生對之比較熟悉,也積累了一些的生活經驗。還通過上節課的“分物游戲”,學生初步認識了“平均分”、“同樣多”等含義,在知識上做好了一定的積累,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低年級學生思維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以具體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而這些學生活潑好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放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分一分”的活動中,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充分感知和體驗平均分的意義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二、說教材
教材內容: 教科書第60—61頁 教科書從“分蘋果”的情境引入兩個“分一分”活動,既可以按份數平均分,結果是每份分到幾個;也可以按每份的個數平均分,結果是可以分幾份。這兩種平均分是常見的平均分的兩種現實原型,它們分的前提與過程雖然有差別,但分的每份同樣多。 知識的前后聯系:
1、分蘋果這一課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乘法的意義和2-5的乘法口訣以及本單元第一課時學習了分物游戲(小數目的平均分)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活動的。
2、本課在具體情境與操作活動的過程中去認識平均分的兩種現實原型,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3、為下一課學習大數目物品平均分做好鋪墊,同時也為今后學習除法的意義奠定基礎,理解“平均分”的具體含義,是今后突破學習除法難點的關鍵,除法是小學生比較難理解的數學概念。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結合 “分蘋果”的具體情境與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 過程,認識平均分的兩種現實原型:
(1)按份數平均分,結果是每份分到幾個;
(2)按每份的個數平均分,結果是可以分幾份;
2、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
1、能通過具體操作或畫圖的方法解決一些平均分的簡單問題。
2、基本能用數學語言來表達自己分實物的過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