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寫春聯制花燈等“花式”寒假作業 家長有苦難言(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2-19 11:19:26

社會實踐成了打卡蓋章,折騰學生也折磨家長
據記者了解,中小學寒假作業單里,有不少社會實踐類作業。布置這些作業的初衷,本是為了讓孩子走出家門,領悟外面世界的精彩。但只有做過作業的學生和家長才知道,社會實踐實則變成了“打卡蓋章”,折騰學生,也“折磨”家長。
普陀區一小學二年級學生家長冰冰說,學校要求學生組隊到社區完成實踐任務,結果直到開學返校前的最后兩天,幾個關系要好的同學才匆匆組隊。“明天到社區轉一圈,再到居委會蓋個章,后天就返校。”黃浦區一名初二學生也說,按照要求,每個學年要集滿護照上的12個社會實踐章,同學們大多是一天走完五六個社會實踐場所,頂多就是“走馬觀花”。
身為小學一年級家長,馬女士感覺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像“打仗”。原來,根據學校要求,孩子參加社區實踐活動,家長要跟進做好記錄,幫助完成班級博客。她被選為家長志愿者,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拉著先生一起補作業——填表、寫日記、配圖。“別說孩子,家長也要圍著轉,真的心很累。”
而在馬女士的大學同學群,一說起孩子的寒假作業,更讓她感覺“山外有山”。“怪不得有些同學拿出來的小報那么精美,根本不是家長做的,而是家長在網上請專業人士定制的。”她告訴記者,有人抱怨說孩子的抄寫作業趕不上進度了,有同學竟然在群里分享了寫字機器人的淘寶鏈接。
“給孩子布置寒假作業肯定是必要的,但現在學校布置的所謂素質作業、創意作業,活生生把給孩子的作業變成了一家人的作業,讓家長壓力很大。這樣的高難度作業,是不是有點走偏了?”滬上一所公辦小學四年級學生家長紀女士的一番話,道出了不少家長的心聲。
上海市園丁獎獲得者、黃浦區第一中心小學退休教師張燕表示,培養孩子的綜合素養不能只從寒假作業開始。“平時若不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社會實踐類的學習訓練,指望孩子在寒假通過一兩項項目化的學習收獲技能,這樣的要求未免太高,效果很難令人滿意。”
來源:文匯報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