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7 10:00:00
(2)師:根據線段圖寫出兩道減法算式,并說說這樣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
問:怎樣的運算是減法?(小組討論)
(根據這兩個算式,結合已有的知識討論并試著用語言表示)
(3)小結: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
做減法。(出示減法的意義)說明減法各部分名稱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
1.問:上面的這些算式,你覺得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觀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數字位置間關系,思考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然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小組討論。個別匯報)
2.根據學生的匯報,出示:
加數 + 加數 = 和 被減數 - 減數 = 差
3.師歸納并小結: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板書)
4.加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問:觀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和=加數+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5.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問:通過觀察這組算式,你能得出減法各部分的關系嗎?
觀察這組算式討論歸納得: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6.練習“做一做”
四、總結
師:誰來說說我們這節課學習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
五、布置作業
練習一4、5題。
板書設計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
和=加數+加數 差=被減數 - 減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課題: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
教學內容:教科書5—6頁例2、3與“做一做”,練習二第1-5題。
教學目標:
1.理解乘除法的意義,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并會在實際中應用.
2.學生總結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并會應用這些關系進行乘、除法的驗算.
3.在分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并對乘、除法進行驗算.
教學難點:理解乘、除法的互逆關系,以及用除法意義說明一些題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做過大量的整數乘除法計算和應用題的練習,對于乘除法知識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這里我們要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對乘除法的意義加以概括,使同學們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板書課題:乘除法的意義)
二、理解乘除法的意義
1、乘法的意義
出示例1(1)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 4=12
師:為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樣的運算叫做乘法?(小組討論)
(根據這兩個算式,結合已有的知識討論并試著用語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出示乘法的意義)說明乘法各部分名稱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