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小聰明,家長要有大智慧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15 11:27:34

有句老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這里說的“聰明”就是“小聰明”。分不清小聰明與大智慧的區別,致使一些家長不懂得及時引導孩子的小聰明,反而沾沾自喜地慫恿。
親戚家有個上幼兒園的寶寶,媽媽教他寫“大”字,留下兩頁田字格作業紙讓他練習,說寫完這兩張紙就帶他去姥姥家。不到一分鐘,寶寶就說“寫好了!”原來他用鉛筆在整張紙上各寫了一個大大的“大”字。面對這兩頁各寫了一個字的作業紙,家人驕傲地夸他聰明。
更有甚者,家人還經常鼓勵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他的小聰明。一次我帶著孩子最喜歡的巧克力去慶祝他的4歲生日。寶寶要吃巧克力,姥姥就打開一盒并說:“寶寶知道怎么做。”他拿了一塊巧克力送給我說:“阿姨,您先吃。”我接了過來并道謝,夸孩子懂事。為了尊重孩子,我把巧克力吃了。沒想到寶寶邊哭邊喊:“還我巧克力。”此時,姥姥趁著孩子閉眼大哭,偷偷往我手里塞了一塊更大的巧克力,然后對孩子說:“阿姨沒有吃巧克力,她是在變魔術,變出一塊更大的。”寶寶馬上破涕為笑,沖著我就喊:“變!變!變!”我不得不張開右手,“變”出了一塊更大的巧克力。
原來,他們家所有的人從來都不會吃孩子喜歡吃的東西,孩子多次嘗試后明白了一個事實:他每次吃東西時,只要做出送給大人先吃的樣子,就可以使大人們高興,而大人從來都不會真吃的。這樣他在受到表揚的同時,不會有任何損失。
實事求是地說,孩子能夠耍點小聰明,的確是智力較好的一種體現。因為從開動腦筋到達到自己的目的,他要調動觀察、分析、判斷等一系列智力因素,這說明他有了思辨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孩子,他的確是在進步,所以適當地肯定也是應該的,但是一定要及時引導,要把這些智力表現引向更大的視野和更高的目標,孩子的智力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果不引導孩子的小聰明變成大智慧,孩子就會因小聰明而走入自私、利己、狹隘、虛偽、庸俗甚至是欺騙的小思維圈子。
小聰明完全不同于大智慧,經常耍小聰明的人往往不識大體,目光短淺,常因近利失遠利,因小利失大利。而大智慧者的大視野,能使其具有遠見卓識,從而高瞻遠矚,氣概非凡。面對孩子的小聰明,家長要有大智慧,要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從小聰明逐漸走向大智慧。對以上類似的事情是慫恿還是制止,是放任還是引導,家長的態度將決定孩子成長的方向。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