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小聰明,家長要有大智慧 (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15 11:27:34

家長首先不要在孩子面前炫耀小聰明,要引導孩子把聰明才智用到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上去。網上曾經有篇文章,寫了一些中國人在國外耍弄小聰明、鉆法律和規則的空子。其中一個例子是作者帶著年僅3歲的兒子到美國旅行,寄宿親戚家。親戚拿個全新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讓他使用,并讓他保管好,因為要“還”回去。兩周后,親戚退貨,店員全額退款。親戚對自己的行為洋洋得意,還到處炫耀自己的聰明。文章的題目叫《讓中國式的聰明滾出中國》,可見這樣的小聰明多么令人生厭。
同樣,家長不要在孩子身上實施小聰明。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聽話,只顧一時不顧長遠,常常居高臨下耍點權宜之計的小聰明,戲弄甚至欺騙孩子。
比如常見的哄孩子吃藥。有的家長勸孩子吃藥用的方法基本就是“欺騙”。比如,“寶貝,今天的藥一點都不苦”;“吃吧,最后一粒了,明天就不吃啦”;“吃了藥咱就去買玩具”等。開始孩子信了,吃了,可是真的很苦啊,他會怎么反應呢?要么大哭大鬧抗議家長的欺騙行為;要么牢記教訓下次堅決抵制,家長說什么他也不信了;要么默默地咽下這口苦藥,然后從思想認識轉變成行為方式,掌握了方法以后再去舉一反三、變本加厲,以至于“青出于藍”“后來居上”?傊,家長對孩子實施的小聰明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面對孩子的小聰明,家長決不能姑息遷就,不能放過任何一件孩子所做的投機取巧、鉆空子、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小事情”,要及時扶正祛邪、因勢利導。這樣才不會使孩子耍弄的小聰明由小積大、從無意識到有意識,才不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小聰明與大智慧的思維表現過程基本一致,但達成的目標不同,前者為了一己私利,而后者有情感目標、利他目標和社會目標。目標不同視域就不同,一“小”一“大”,顯而易見。利己是本能,利他需要教育,真正有大智慧的家長,不放過孩子的任何一個為了投機取巧而耍弄的小聰明,從小抬高孩子思維的起點、行為的立足點,放大其目標視野,從小培養孩子的大智慧,做一個大方、大氣、大思路的人。(作者黃琦,系山東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著有《成長的印記》)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