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27 13:09:09

“你最討厭爸爸媽媽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去年上半年,我邀請了全國各地的500多個5-18歲的孩子們做了一個調研。孩子們給的答案五花八門,比如:一天到晚催催催;沒事敲房門,私自動日記本;爸媽玩手機卻要孩子寫作業……每個聽上去都似曾相識。但最出乎我意料的答案很簡單,它只有三個字,“為你好。”
“為你好”幾乎每個爸媽都會講。我們也常常用這三個字來體現父愛、母愛的偉大。可是“為你好”和“對你好”真的不一樣。“為你好”有的時候可以很自私。因為“為你好“讓我們用自己的成功衡量孩子們的成功,用自己認為的幸福來告訴孩子們什么是幸福。它有的時候也很可怕。因為父母做的任何事,只要加上了“為你好”,就變得理所當然:事事包辦是愛的教育,偷窺監督是保護教育,辱罵毆打是挫折教育,都是為你好。
這樣的親子關系,真的合適嗎?我們想要培養的,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我見過最激烈的親子沖突,就來源于一位追求“為你好”到極致的母親。當這位母親把女兒的成長都安排得妥妥帖帖,把女兒的社交監視的了如指掌的時候,她的女兒終于舉起她滿是割腕傷痕的左手,眼底通紅地死死地盯著自己的母親,一字一句地質問,“從小到大你問過一句我的意見嗎?你究竟愛我嗎?還是更愛想象中的那個我?”
那位母親卻在我面前聲嘶力竭的哭喊著,“你這條命是我給的,我讓你死的時候你才可以死。”
母親一直想不明白,她一直追問我,自己多年的苦心操持,放棄自我,為什么換回來了這樣的一個結果。
其實,很多時候“為你好”的爸爸媽媽們,是把愛和心血用錯了地方。他們感動了自己,感動了旁觀者,但卻從來沒問過孩子,他們到底好不好。
02
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究竟應該是怎樣的?
我在哈佛讀書的時候,有一次和同學教授們一起閑聊,隨意問了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總在談教育,那你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呢?”那天大家在一起聊得很開心,但是我的教授卻一直沉默著。聚餐結束后,教授私下對我說,“或許你的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的。作為教育者,我們不應該替學生們做決定;那么為人父母,我們也不應該一直去糾結“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力所能及地給孩子們提供資源和選擇。讓他們在廣闊的天地里,走一條自己想走的路。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