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能力需從娃娃抓起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28 08:56:13

你對孩子說,半個小時后吃飯,可是到那時候他依然玩得忘乎所以;你叫孩子要準時起床,他卻老是起不來,最后頻頻遲到;而且,你發現孩子學會了討價還價:說好只玩10分鐘手機,過了時間他卻沒停下手里的游戲,你提醒時間到了,孩子也和沒聽見一樣,說“再2分鐘就好了”,全然不顧自己的“承諾”。
是孩子調皮不聽話嗎?不一定,很可能是他并沒有建立起明確的時間觀念。時間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能善待和有效利用時間的人也將被時間所善待。
怎樣培養孩子管理時間的能力?越來越多專家指出,在現今快節奏的時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時間管理工具,而是新的時間管理觀念。
時間到底是個啥?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家長要幫助他們體會時間的意義,意識到時間是怎樣悄悄從身邊溜走的。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喜歡的彩色日歷,鼓勵他們記錄下自己一天的時間使用過程。如:早上七點起床,洗漱、吃飯、到學校所需時間,晚上7點寫作業,數學、語文、英語各花費多長時間。
每周結束后審核,看各項活動總共支出多少時間。然后鼓勵孩子思考:我在什么活動上花費了過多的時間?在什么活動上可以減少相應的時間?在什么活動上的時間利用效率最高?花費時間較長的活動可以優化嗎?對自己時間的利用滿意嗎?
當孩子說“我覺得……的時間可以調整一下”,應及時回應“我家寶貝兒真棒!這么快就找到突破口啦!既然咱們認識到問題就要立即改正,你看早上刷牙是不是可以縮短5分鐘,這樣吃飯就不會狼吞虎咽了,寫作業控制在一個半小時之內,不就可以早點睡覺了嗎……”
如果覺得記日歷這件事情對你來說有些難度,還有簡單的方法,比如孩子想賴床的時候,拿出鬧鐘讓他確認:“寶貝,你已經晚了幾分鐘了?”“3分鐘。”“所以,等一下上學路上你必須跑步,把這3分鐘追回來。”同樣的,如果今天的作業提前完成,可以讓孩子看看自己節省下來的半小時,讓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體會這半小時的價值。
做“拆解”小達人
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拆解”不同目標,將目標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小任務,使之體驗到一連串成功后所帶來的滿足感。
想讓孩子每天按時完成家庭作業,家長可采取“積分制”,比如將語文、英語、數學等各科作業任務細化,先根據孩子的作業情況評估各科任務完成的時間,然后確定作業完成的具體流程:
如今天晚上7點寫語文作業,在1小時完成的話計10分,40分鐘完成計15分,沒有按時完成就扣10分。
一周一總結,如果孩子在語文科目的得分超過50分,便給予孩子相應的獎勵,且得分越高獎勵越高。而如果孩子的扣分累積超過50分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其他科目“依法炮制”。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