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家長不再為“孩子放學”發愁?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28 08:57:06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
記者 周韻曦
今年兩會期間,一個被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總結為“成長中的煩惱,發展中的困難”的突出問題——“中小學生放學后接送難”問題再次引發關注和熱議。
這已不是教育部門和全社會第一次試圖破解這一難題。隨著中小學減負工作的全面執行,小學提前到下午三點半放學,對大多數家長,特別是身邊沒有老人幫忙的家庭來說,成了一個讓人頭痛的大問題。為解決好這一問題,2017年2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把課后服務工作納入中小學校考評體系,要求學校利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后服務責任。2017年3月,教育部又提出在時間上實行彈性放學,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試點,摸索經驗。據教育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25個省下發通知,制定了符合自身實際的政策措施。
然而,一些家長反映,“晚放學一小時”的彈性放學并沒能真正解決家長的實際困難,同時,由于經費不足、學校缺乏自主權、老師工作量增加等原因,均使得“彈性放學”難以有效開展。如何更廣泛且行之有效地解家長之憂、解學校之困,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聽取了多方聲音。
家長:放學后無法接管催生各種“班”
“不管學校下午是三點半還是四點半放學,正常上班的父母都沒有辦法接孩子,只能麻煩家里的老人。”北京大興區居民佟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女兒今年上小學三年級,目前,女兒所在學校放學時間安排是:周一到周三下午安排一節社團課,四點半放學。周四周五則正常三點半放學。
最讓佟女士擔心的是:“有時候家里老人偶爾有事不能接孩子就比較麻煩,只能找班里熟悉的家長幫忙,先把女兒接到她們家里,等我們下班了再去同學家里接。”
比較幸運的是,佟女士是北京本地人,家中的四位老人都居住在距離不遠的地方,但她看到,還有一些沒有老人幫忙接孩子的家庭,“或者媽媽全職在家,或者把孩子交給托管班,也就是孩子放學后,由托管班的‘老師’統一把孩子接走,看著孩子寫作業。”
據佟女士了解,這些學校附近的托管班一般都沒有資質,照顧孩子的“老師”也是誰都可以當。她告訴記者,女兒的班主任曾在家長會上特地囑咐過家長:“不要把孩子交給托管班。據反映,這些托管班的老師為了讓孩子‘高質量’地完成作業,當孩子有不會的題時,他們一般會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缺少耐心專業的講解。”
“20世紀八九年代以前,大多數家庭是三代同堂一起居住,住得離學校也很近,鄰里關系也相當密切,所以孩子放學回家能有老人或者鄰居幫著看管,孩子放學回家沒有父母也能和院里的同學一起玩,在鄰居家蹭頓飯吃也是常有的事。”3月23日下午,在朝陽區一所小學門口等著接孩子放學的一位父親向記者回憶道:“雙職工家庭就算下班晚,孩子也不會因為無人看管或者無人陪伴出安全事故或沒飯吃。”
隨著生活模式、家庭關系的逐漸變化以及外來人口的增多,“現在很多孩子都只跟父母一起居住,四合院里的居民也漸漸搬進了樓房,放學后孩子就孤零零的一個人,而且,不少孩子的家離學校也比較遠,放學后誰來接管孩子成了家庭的大問題。”這位父親認為,也正是這種種原因,催生了晚托班和培訓班的巨大商機。
學校:正視教師壓力大、工作量增加的問題
去年3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回應“接孩子難”這一問題時曾表示,在具體操作方式上,一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給予適當補助;二是和家長建立談判機制,適當收取一些費用;三是不要把這段時間又變成上課時間,防止課后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然而實施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老師均提出“操作難”的問題。
“教育部雖然出臺了指導性文件,鼓勵學校積極開辦課后服務,包括學習指導、活動安排等比較有效且有益的設置,但學校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希望有更加明確的指導意見或者方案出臺。”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副校長覃鴻告訴記者,她曾在北京市某學校掛職過一段時間,當她看到學生可以在學校參與課后輔導,同時老師收取一定課后補習費用時,她感到有些疑惑:針對陳寶生提出的三個要求,學校這一安排是否與教師不能補課、不能提供有償家教矛盾?
據覃鴻介紹,在兩廣地區,家長并沒有放學接管難的問題,但基于地域條件的不同,家長們面臨的難題是午休接管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