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糾錯”第一課 “壞透了”的學生這樣教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4-02 08:54:13

對孩子來說,違反紀律并不快樂:要遭受心靈折磨,會招致同學誤解,有時還會導致老師或家長的批評。因此,一般情況下,孩子不會故意違反紀律。
法律有“無罪推斷”原則,教育也可以有“無錯推斷”原則,即學生犯錯誤都不是有意的,而是有各種客觀或主觀原因的。
老師或家長為孩子犯小錯主動找理由,讓孩子在不斷自我反省中,逐漸形成自我糾錯機制,不失為一種推進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
在《好教育成就好孩子》一書中,作者深圳大學城麗湖實驗學校校長房超平,“費盡心思”為孩子犯錯辯護。在他眼中,天下從來沒有“壞孩子”,只是不當的后天教育把孩子“教壞”了。
“沒有不犯錯誤的孩子,很多時候,孩子做了錯事,并不知道自己錯了,或者不知道錯在哪里。所以,孩子犯錯不如叫‘試錯’——嘗試是否正確。孩子就是在不斷地試錯與改錯中成長的。”房超平說。
孩子沒有真正的“錯誤”,孩子犯錯是學校存在的理由
很多班主任最頭疼的事情之一,就是學生打架,常見,卻沒有辦法根治。趙老師處理這個問題,有一個妙招:“無言的批評”。
兩個孩子打架,一個打人,一個被打,就讓他們先分別訴苦,然后再說自己的問題,一天說不完就兩天,兩天說不完就三天、四天,留出充足的反省空間和機會。有的孩子一連幾天都躲著他,趙老師反而高興,這說明孩子正處于沒有辦法面對老師的苦惱中——這不就是在自我悔悟嗎?
“讓孩子自己說出犯錯誤的原因,就等于幫助學生找到不再犯錯的辦法。”房超平說,“在任何時候,家長和老師都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能不批評就不批評。學生很多時候不會反駁家長和老師的批評,那是因為擔心自己可能受到更嚴厲的批評。表面上看似乎沒有反對意見,其實很難保證內心深處沒有怨言。”
初中生小劉是一個學習不錯的男生,性格也很是要強,恰巧語文老師小柳也是一位心高氣傲的年輕老師。柳老師雖然經常夸小劉,但自從有一次在公開課上批評了他,兩人就結下了“梁子”。小劉背后恨恨地說:“你平常表揚我,都是為了你自己,我成績好,你的獎金多;上次課堂上,你當眾對我的態度,才是你本來的想法!”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云曉也提到過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廣州打出租車,司機聽說他是老師,就和他攀談起來,說著說著突然冒出一句:“我最恨的就是老師,我今天只能開出租車,就是因為我的老師罵我。”
司機的話雖然偏頗,但可見老師的態度對學生的影響。老師們教過的學生無數,或許早就忘了這一切,但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都可能是忘不了的痛。
有這樣一個案例:因為妹妹受欺負,哥哥為了保護妹妹,揮拳回擊,加上貧困家庭的影響,從此打架斗毆成了常態,在全校“打出了名氣”。如果不細究原因,這個孩子可謂“壞透了”,全班同學都恨他。
這樣的“差生”怎么教?班主任沒有貿然出手,而是通過家訪找到癥結所在,開出醫治這個孩子心靈的藥方:號召全班同學捐款,送溫暖,解心結。
“孩子犯錯誤是學校存在的理由之一。”“哈佛女孩”秦九歌是《好教育成就好孩子》一書的點評作者。她說,中國的老師比較喜歡乖、聽話的孩子,而國外的老師喜歡有個性的孩子。“人不可能生下來就知道哪些行為是合適的,哪些行為是違紀的。學生就是因為有這種那種的問題,才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教育。”秦九歌說。
孩子說謊掩飾錯誤,就表明已經認識錯誤
很多家長都有同感,孩子闖禍時,不是編瞎話,就是找借口——不論什么錯誤,都有理由。
房超平認為,應該看到孩子用撒謊來掩飾錯誤的積極意義——表明孩子已經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的。“這個時候,家長或老師就不用再教育孩子了,因為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改正錯誤”。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