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接受模仿為發現創造:使課堂學習成為創造過程(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4-11 08:13:49

在反復實踐的基礎上,筆者總結了基于概念“發現”的課堂創造學習的基本設計思路:一是強化預備知識。提煉與本節課學習的概念有密切關聯的重要內容作為預備知識,歸納其形成、發展過程,并設計成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二是設計關聯情境。通過設計與預備知識和新的概念有關的情境,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與預備知識和新學概念都有一定的關聯度,難度相對較低的特殊問題。三是嘗試解決問題。讓學生根據預備知識,嘗試解決上述情境中產生的新問題并嘗試歸納解決特殊問題的方法和規律。四是歸納形成結論。變換問題的情境和角度,把比較簡單的特殊問題轉換成比較復雜的一般問題,讓學生根據從特殊問題解決中得出的規律,嘗試解決這些比較復雜的問題,然后歸納、總結規律應用的條件和變化,進一步完善結論。
讓學生根據題目編寫規律進行改題或編題訓練,是一種高級思維訓練活動,當然也應該是一種有效的創造學習。會改題編題,就能摸清題目編寫的規律、命題的要求,當然也就會解決這些題目,而且改題編題會讓學生有一種興奮感,會使學習變得輕松而有價值感。
理科教師可以嘗試引導學生按照如下五種方式進行改題訓練:一是變化數字,就是改變題目已知信息的數字;二是因果對調,就是把某個已知條件變成未知條件,把某個未知條件變成已知條件;三是增減條件,就是增加或減少已知條件的數量;四是數圖變換,就是把數字變成圖表,或者把圖表變成數字:五是數變字母,就是把特殊問題變成一般問題。
文科教師除了以上所說的因果對調、增減條件兩種方法外,還可以采取情境變化(改變題目所給的情境)、問題分解(把復雜問題分解成若干簡單問題)的方法進行改題訓練。
必須說明的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改題編題訓練時,必須多學科共同行動,并在反復示例基礎上引導學生打開思路,既可以按照教師的示例方法改編題目,也可以超越教師的示例總結本學科改題規律,進而學會自編習題。必要時,可以分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組織學生開展改題編題競賽。
學科思想是各科教學高度關注的內容。教學中,如果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熟悉的知識和體驗,在解決問題、改題編題訓練的過程中自己總結不同類型的學科思想運用規律,或自覺運用學科思想解決相關問題,無疑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具有極大的幫助作用。
。ㄗ髡呦瞪钲谑心仙絽^教科所教研員、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助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