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落戶后,城市教育會如何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4 21:51:01

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通知,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再加大!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城市將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城市則將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全面取消對大學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的落戶限制。爭取到2020年如期實現1億非戶籍人口落戶城市的目標。
與落戶相比,城市相關配套服務能否同步跟上才是難點。《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要求,同步推進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在教育方面,要求2019年底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基本辦學條件“20條底線”,在隨遷子女較多城市加大教育資源供給,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做好應對人口變化的準備。
近日,由華東師范大學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主辦的中國教育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會議以“人口資源與教育資源配置”為主題,聚焦未來幾年城市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專家們怎么說——
主持人:
張 婷 本報記者
郅庭瑾 華東師范大學
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副院長
本期嘉賓:
軒福貞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楊振峰 上海市教委基教處處長
吳瑞君 華東師范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
楊美珍 江西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陳宇卿 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局局長
石偉平 華東師范大學職成所名譽所長
任 遠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
以教育紅利的提升應對人口紅利的下降
主持人:按照計劃,到2020年,將有1億非戶籍人口落戶城市。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將會對城市教育帶來哪些挑戰?不同類型的城市面臨的問題會有哪些差異?
軒福貞:近些年,在生育政策調整、城鎮化加速等因素影響下,我國人口變動出現了幾個重要的趨勢,并對教育資源配置與政策調整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第一,2015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總生育率提升至1.7以上。因此,生育政策調整之后,人口出生率的變動帶來學齡人口的變動,會對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不同階段的教育資源配置帶來持續的影響。
第二,我國的人口紅利趨于結束,而少子化的現象日趨嚴重。教育是提升人力資本的重要途徑,因而教育具有強大的經濟功能。這就要求我們根據教育具有的基礎性、先導性特點,對教育資源配置做出前瞻性的預測和判斷,以提升“教育紅利”來應對人口數量紅利的下降。
另外,老齡化速度加快,老齡人口的教育需要也在不斷增長,如何構建完善的終身教育體系也是我國目前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內容。
第三,我國城鎮化的進程加速,人口區域流動的速度加快。城鎮化進程中,隨遷子女教育問題一直是社會焦點。保障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利是教育公平的應有之義,教育部及各個地方教育部門在隨遷子女教育政策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改進。在我國城鎮化背景下,在人民對教育需求質量不斷提高的前提下,我們也要進一步研究城鄉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性和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的公平性問題。
郅庭瑾:在我國新型城鎮化戰略推進過程中,城鎮常駐人口規模普遍持續擴大,但不同城市類型流動人口的聚集規模不一樣,也將給不同類型的城市帶來不同的教育挑戰。據“六普”數據顯示,流動人口分布總體上表現為強烈的大城市偏好。約40%的流動人口居住在特大城市與超大城市(500萬人以上),約17%的流動人口居住在較大城市(300萬—500萬人)。
大城市教育將面臨兩個方面的挑戰:一是城市義務教育資源承載力問題,如何落實“有學上”;二是城市義務教育資源優質均衡配置問題,如何保障“上好學”。
具體體現在:城市義務教育經費需求與供給的矛盾,教師編制供給的地方性和學生就學流動性之間的矛盾,城市教育用地緊張與學校數量和布局調整的矛盾。
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規模越大,教育人口郊區化程度越高,尤其是大城市郊區、市轄區將面臨嚴峻挑戰。
《中國教育概況》表明,2011年—2016年,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公辦學校的比例一直徘徊在80%左右,這說明近20%的隨遷子女依然無法享有同等城市優質教育資源,尤其在城郊地區“大班額”問題較為嚴重。
隨遷子女多分布于城中村和城郊,如何防止空間權益分配不平等基礎上的教育格局與教育資源供需關系不均衡,保障城市內部學區間、校際間的教育均衡,也給城市義務教育帶來巨大挑戰。同時,在普及高中教育政策背景下,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后升學問題也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流入地城市面臨的挑戰。
石偉平: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必然會帶來城鄉人口的雙向流動,農民工的產業技能培訓教育也將面臨新挑戰。
兩億多低技能農民工曾經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在人口紅利過后,目前一線勞動者的素質已經成為制約中國企業轉型、技術升級的主要因素。
如何有效通過職業教育使農民工成為適應智能時代產業發展的新一代農民工,以及利用進城務工所積累的資金、技術技能、工作經驗、人脈關系回家創業,是城市職業教育發展的新使命。
持續增長的教育投入,是應對人口變動的基礎
主持人:面對人口的變化以及新城市居民對教育的需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該如何理性應對?可以提前做哪些準備?
楊振峰:上海是特大城市,應對學齡人口變動有幾個經驗:
第一,規劃優先,只增不減。上海學前教育普惠程度最高,公辦園比例高,主要緣于在前幾年人口出生出現低谷的時候,上海學前教育資源嚴格做到只增不減,該規劃繼續規劃,絕對不允許挪作他用。
第二,推進建設,保證供給。在城市建設推進過程中,學校建設要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堅持學校的建設標準統一、老師的工資收入統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