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還在強求孩子練特長嗎?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7 20:13:34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對于他們有興趣的東西,父母只要稍加正確的引導,便會讓孩子們愉快地學有所成。但是如果把一些孩子不感興趣的課程和任務強加給他們,則容易產生負面的效果,甚至會讓他們喪失原來的興趣,對學習產生厭惡感,導致厭學。
小明今年12歲了,他特別喜歡畫畫。眼看著就要考初中了,為了孩子可以考一個理想的初中,媽媽決定取消他周末的繪畫興趣班,同時為了他升學的需要,在沒有與小明溝通的情況下給他報了一個奧數班。小明心里十分不情愿,但也只得聽從媽媽的安排。
過了一個多月,媽媽發現平時活潑開朗的小明越來越沉默,而且也不像以前一樣一回到家就滔滔不絕地向父母講述學校中的趣事了。而且學校老師也反映,小明這段時間情緒很低落,學習也沒有以前積極了。
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小明的種種不良情緒都是由于媽媽強迫他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而是選擇媽媽認為對他好的學習課程。在生活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由于遺傳因素、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和愛好。由于現在升學壓力的增加,父母不得不剝奪孩子原來的一些興趣愛好,而強迫他們去學習一些升學要求的課程。這本無可厚非,但這種粗加干涉的行為容易削弱孩子的學習興趣,并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一系列的問題。
孩子厭學怎么辦?
長久以來,在教育的領域總是更重視語文、數學和英語的學習,而忽略甚至刻意貶低體育、音樂和繪畫等與升學考試無關科目的教學,孩子愛好畫畫等藝術科目甚至會被貼上“不愛學習”的標簽。有時父母和老師也意識到孩子在某方面的天賦,但是為了升學的需要也不得不強迫孩子放棄這些興趣愛好。
其次,由于各種課外輔導班層出不窮,為了孩子有一門特長,父母們在不征求孩子同意的情況下不顧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強迫孩子去參加這些特長班的培訓,從而使孩子產生抵抗情緒,影響孩子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智擇優教育專家指出:在教育孩子時,父母應該站在與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而不是以命令的形式讓他們服從。孩子是一個小大人,他也需要尊重和理解。
粗暴干涉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容易產生兩個較為嚴重的后果:其一是使孩子們產生叛逆行為,不僅厭惡強加給他的特長培訓課程,而且還容易把不良情緒帶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影響孩子原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其二是孩子認為父母不尊重、不理解自己,從而在心理和生活中疏遠父母,以此作為反抗,如果此時父母仍不能及時與他進行溝通和交流,耐心聽取孩子的想法,那么孩子極有可以發展到離家出走,親子關系破裂的地步。
因此,尊重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對于孩子的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味地干涉和命令將產生很大的負面效果。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