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金史·李革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12 20:10:18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金史·李革傳
李革 ,字君美,河津人。父余慶,三至廷試,不遂,因棄去。革穎悟,讀書一再誦,輒記不忘。大定二十五年進士。調真定主簿。察廉,遷韓城令。同知州事納富商賂,以歲課軍須配屬縣,革獨不聽,提刑司以為能。遷河北東路轉運都勾判官、太原推官。丁母憂,起復,遷大興縣令、中都左警巡使、南京提刑判官、監察御史、同知昭義軍節度事。丁父憂,起復,簽南京按察事。
泰和六年,伐宋,尚書省奏:“軍興,隨路官,差占者別注,闕者選補,老不任職者替罷,及司、縣各存留強干正官一員。”革與簽陜西高霖、簽山東孟子元俱被詔,體訪三路官員能否,籍存留正官,行省、行部、元帥府差占員數及事故闕員,老不任職,赴闕奏事。改刑部員外郎,調觀州刺史兼提舉漕運,陜西西路按察副使,大興府治中。知府徒單南平貴幸用事,勢傾中外,遣所親以進取誘革,革拒之。
興定元年,胥鼎自平陽移鎮陜西,革以知平陽府事,權參知政事,代鼎為河東行省。是時興兵伐宋,革上書曰:“今之計當休兵息民養銳待敵宋雖造釁止可自備若不忍小忿以勤遠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不納。太原兵后闕食,革移粟七萬石以濟之。二年,宣差粘割梭失至河東,于是晚禾未熟,牒行省耕毀清野。革奏:“今歲雨澤及時,秋成可待。如令耕毀,民將不堪。”詔從革奏。
十月,平陽被圍,城中兵不滿六千,屢出戰,旬日間傷者過半。征兵吉、隰、霍三州,不時至。裨將李懷德縋城出降,兵自城東南入。左右請革上馬突圍出,革嘆曰:“吾不能保此城,何面目見天子!汝輩可去矣。”乃自殺。贈尚書右丞。
贊曰:《傳》曰:“君子之言,其利博哉!”徒單鎰拱扼一語而宣宗立,厥功懋矣。徒單鎰為外官,惟孫即康詭隨,乃驟至宰相,古所謂斗算之人,其即康之謂矣。貞祐執政李革,可謂君子,其進退之際,有古人為相之風焉。
節選自《金史·卷九十九·列傳第三十七·徒單鎰、孫即康、李革傳》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今之計當休兵息民\養銳待敵\宋雖造釁止\可自備\若不忍小忿以勤遠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B. 今之計當休兵\息民養銳待敵\宋雖造釁\止可自備\若不忍小忿以勤遠\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C. 今之計當休兵\息民養銳待敵\宋雖造釁止\可自備\若不忍小忿以勤遠\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D. 今之計當休兵息民\養銳待敵\宋雖造釁\止可自備\若不忍小忿以勤遠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尚書省”形成于東漢,發展至隋定型,唐時主要負責執行詔令,為中央政府最高權力機構之一。
B. “權參知政事”中“權”即代理、暫代。“署、行、守、攝、假、遷”都有代理官職之意。
C. “贈尚書右丞”中“贈”指古代朝廷為表彰大臣的功績,在大臣死后追授較高的官職或稱號。
D. “贊曰”中“贊”是史傳類作品中作者或注家用來對作品人物或事件進行評論、闡發觀點的。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李革聰明機敏,正直廉潔。他才華出眾,過目不忘,拒絕權貴親信的功名引誘,被朝廷賞識。
B. 李革恪盡職守,奉公敬業。兩次伐宋他均積極支持,認真遞選官員,轉運糧食,以救濟金朝軍隊。
C. 李革體恤民情,保護農耕。他考慮民意,上奏反對朝廷耕毀清野,意見最終為朝廷所采納。
D. 李革竭忠盡智,忠君愛國。平陽被圍,他奮勇抵抗,城破之時,他放棄突圍,自殺以殉國。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同知州事納富商賂,以歲課軍須配屬縣,革獨不聽,提刑司以為能。
(2)徒單鎰為外官,惟孫即康詭隨,乃驟至宰相,古所謂斗筲之人,其即康之謂矣。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