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指導: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的基本途徑(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19 19:05:42

(一)、充分利用課文教材。
現行的語文教材,遵循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編寫的。每冊教材都安排了不同的知識內容,如低年級從一句完整話到有條理地說幾句話;中年級訓練重點為片斷;高年級則將章為重點,要求文章有中心,有重點,懂得開頭結尾的基本方法等。教師在教學時,要抓住每個寫作知識點,做到胸有成竹,訓練扎實到位。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從不自覺到自覺地獲取寫作的知識與技能。
(二)、增加課外閱讀量,使知識擴展和延伸。
教材內容對學生的作文起到導航之效應,但它有局限性:其一教材內容必竟較少,不可能襄括所有的寫作知識和技能;其二,寫作并非數學公式,每篇文章都有其不同的特色;其三,祖國語言文字博大精深,語文教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增加學生課外閱讀量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如班級設立圖書角,利用學校圖書館等。例如:在平日的教學中,我每星期都要抽出二至四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到學校的圖書館借閱自己喜歡的圖書,課前準備的材料,寫作素材.借書看的同學,看后可以寫一篇讀后感,或摘錄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通過長期的堅持下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讓學生在大量的課外閱讀材料中,學習和掌握豐富的語言文字,并將課內外的寫作知識融合為一體,使之轉化為寫作技能。當然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閱讀的材料,加強閱讀的檢查和指導。
三、多動筆干--以“寫”促寫。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質的提高都必須建立在一定量的基礎之上。作文教學也是如此。當學生初步懂得寫什么和怎么寫后并不就能寫出順理成章的好文章,教師就要鼓勵他們多寫多練,以達到舉一反三、融類旁通之效果。真所謂熟能生巧、勤能補拙。
(一)、寫好教材中規定的文章。
教材中作文的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寫作規律。它是學生學習選材、理材、編材、改材的良師益友,教師要抓住教材內容,指導學生寫好每一篇作文。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寫作創造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如《寫一次活動》時,我事先組織學生開展一場比賽,做一個有趣的游戲,去田野找春天,到城市找變化等等,讓學生身臨其境后,再用所學知識把活動過程寫成文章。既解決了無材料可寫的難題,又能提高寫作能力。
點擊查看更多:寫作指導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