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小故事與感悟:走出農村二十年:愛是一種多么痛的領悟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15 22:08:18

勵志小故事與感悟:走出農村二十年:愛是一種多么痛的領悟
走出農村二十年:愛是一種多么痛的領悟
文/蟲媽
我是在一個重男輕女的貧困山村出生長大的。背著沉重的心理包袱從農村走向城市,從中國走向世界。一直到30多歲的時候,成了倆娃的單親媽,經歷過了人生無數坎坷,生活定居在美國舊金山,才領悟到一些真理,才真正從心底里認同自己。人生跌宕起伏的背后,是自我意識的崛起和愛的覺醒。
1、灰暗的童年
我是1980年出生的。16歲進城讀高中之前,大多數時光在山腳下的小山村度過。這些紅磚房子是90年代初沿海經濟改革風吹過小山村,大家一窩蜂開始建起來的。更早些時候,也就是我十多歲之前的時光,全是灰黑色泥瓦房。
童年的很多記憶,也是暗暗的灰黑色。
當時的農村,家家戶戶都種水稻,而且必須種,因為是農業戶口,要向國家無償繳納農業稅:1畝田總產出大約1000斤,要交100斤稻谷的稅。商品不自由流通的年代,每年,以我們家為例,交完稅之后,一年有一兩個月是沒米吃的。怎么辦呢?向鄰居借,用紅薯,玉米等其他雜糧代替主食。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對食物都加倍珍惜。小時候,要是吃飯把飯粒丟到桌子上,我爹會罵甚至拿筷子打頭。家家戶戶都養著雞鴨,誰家要是丟了一只雞,雞主人從村頭厲聲罵到村尾:“爛肚腸咯斬頭鬼咯,哪個短棺材偷了我家的雞……”。
我們的村莊處在丘陵地帶,稻田分布在各處有梯度的山凹灣谷里。水稻的整個生長期,都需要有水來灌溉。所有的稻田旁邊,必須有一條流水的渠道。雨水充足的年份,渠道里蓄著水。干旱的時候,附近水庫定期開閘放水補充。有了地勢上的梯度,必然有水資源的分配不均勻。小時候,我見過聽過村民們為了爭奪有限的水資源,揮舞著鋤頭木棍打得頭破血流。打架的時候,男人上場,女人退后。種水稻是環環相扣的龐大工程:育田播種,插秧除草,撒肥,收割曬干揀選,要有好收成,一個都不能出錯。每一個環節,都是極大的體力勞動付出。而這一切,男人是沖鋒在前的排頭兵。
男丁,在農業社會里,的確是一個家族引以為傲的最大資本。不幸的是,女人被推到幕后,農村里普遍存在對女性的輕蔑與漠視。
我們的村莊只有幾十戶人家,小時候,跟我年齡相近玩在一起的,全村差不多有十來個男孩和另外三個女孩。三個女孩名字的最后一個字都是萍,每個萍,都有一個弟弟。聽說(但愿只是聽說),很多女孩,一出生就被送走,或者,直接倒馬桶葬到樹下。村里凡是生了兒子的女人們,嗓門都很大。我奶奶嗓門也很大,她生了三個兒子。我大伯養了三個女兒,二伯有了女兒后有了一個兒子。我爸媽生了我這個女兒之后,計劃生育開始實施,但是他們東躲西藏要生老二,老二是妹妹。很小我就知道,我哥最得奶奶寵,是因為他有雞雞。我也想被寵啊,也想要有小雞雞,所以學男孩站著撒尿的樣子,以為有朝一日能長出來,結果只是尿濕了自己的褲子。
農忙的時候,家里缺男丁干田里的活,女人也得跟著下田。從8歲開始,我幫家里下田勞作。山谷里的稻田,并不是想象中的風景畫。稻田里,只要有水,就寄居著一種叫做螞蟥或者叫做水蛭的軟體小生物。這是一種滑溜溜的變態吸血鬼。它可以悄無聲息爬到人的小腿,在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吸血一直到偏平的身體變成圓鼓鼓的小球。被螞蟥吸飽血后的傷口,一直會血流不止,甚至發腫鼓膿變成爛瘡疤,幾個星期都不好。有一次我彎著腰,拿著鐮刀割水稻,低頭看見右腿的褲腳變紅了,挽起褲腿,一條吸飽了血之后圓鼓鼓的螞蟥掉下來。瞬間,我全身豎起雞皮疙瘩,崩潰尖叫著像瘋了一樣,三步并作兩步跳躍著跑到岸上,看著鮮血直流的小腿,哭著懇求父母別再讓我下田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對這種身體扭來扭去的線條形小動物,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和厭惡。
以后每次到了田邊,我媽會說,你不用下田了。但是我爸會給我下任務,要求一定要完成某一塊區域的勞作,才可以。我爸是家里的權威,小時候我是懼怕他的。我媽,不知道是不是沒生出兒子的原因,從小,我就沒聽過她有大嗓門說話的時候。很多時候,她做飯洗碗掃地干農活,家里家外忙個不停,低著頭不說話。也有可能,她都沒有說話的機會,因為家里的一切,基本上是我爸做主說了算。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