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思考:在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技能(3)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20-07-20 17:46:14

什么是教師?
教師就是給學生點亮人生明燈的,當然首先要自己心中有太陽。教師心中沒有太陽,怎么把陽光灑到學生的心中?經典就是點亮教師心中的明燈和太陽的。
我聯想到杜甫研究專家馮至先生,他同時也研究歌德的十四行詩,并且自己創作十四行詩。他曾經講道,要使自己狹小的心有一個大的宇宙。這個是很了不起的。
對于教師而言,心中除了自己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大宇宙,首先要有學生。我記得學者季羨林先生曾經講過,什么叫好人?好人就是碰到事情了,有60%想著別人的人。其實教師何止是60%,而是心中有70%、80%,甚至90%都想到學生了,教師都是大好人。
但是教師還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學生才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層次,水漲船才高。所以說讀經典其實是尋找智慧的源泉、人生的價值。我們教師是讀書人,讀書要伴隨人一輩子。
什么是語文?語文跟其他學科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語文是直指人生的。因為語言文字是人所獨有的,讀書是人特有的神圣權利,讀書才能明理,明做人之理,明報效國之理。所以我們必須很好地理解語言文字對人的作用。
對那種中國的文字要拉丁化的觀點,我是非常反對的,我覺得這是對不起老祖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能夠書同文、車同軌,對中華文化的貢獻是不朽的,所以語文教師讀經典,首先要從熱愛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開始。中國的語言文字,是中國文化的根。
一個戴戒指的女人在貝薩特·納迦讀書
教師要讀“磨腦子”的書,讀經典
那么,讀什么書?要真正讀一點“磨腦子”的書,讀一點經典。書是文字產品,其實質是人的歷史和靈魂。讀書,要能看到文字背后作者的身影,就是讀許許多多的人生。讀各種不一樣的人生,就能夠豐富自己的認識,提高自己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每個人只有一生,要迎接各種挑戰,克服眾多困難,讀書能從多種多樣人生正反經驗中獲得啟迪,獲得智慧。尤其是哲學元典,如《周易》《論語》《道德經》,與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一起讀,會增添一點理解,降低一點難度。
靜下心來閱讀、思考,多接觸,多思考,突然明白哲學并不奧妙,并非不可捉摸,哲學就是跟你談心,談大問題,談宇宙,談人生,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狹小的心會變得開闊起來。人生哲學的核心是價值觀,人生在世,一輩子都活在價值取向的選擇當中。
經典活在時間的深處;價值追求,在文字海洋中奔騰。讀經典,實際也就在讀當下,助你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鍛煉出一個清醒的頭腦,辨世事人情,育生命自覺,克服自卑、瑣細、無知、狂妄。當我讀到經典的某些語段時,常有精神騰云的震撼與喜悅。
如《禮記·禮運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至圣先賢這種建設理想社會的高遠志向,治理天下的政治智慧,令人由衷地敬佩,真是高山仰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民族睿智、民族精神、天下視野的寶貴基因,正在當今時代創造性地傳承,創新性地發展。想到我們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想到“一帶一路”的宏偉戰略,我們怎能不心潮澎湃。
經典,助你貫通古今,增添人生的厚度,激勵教育工作的擔當。
相關推薦:點擊查看更多教學指導
奧數網提醒:
教學輔導、教學指導、教案
盡在教師窗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