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九大途徑(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20-07-20 17:50:10

4
變“弱思考”為“強思考”
弱思考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學習的任務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幾乎沒有難度;
二是以個別優秀的學生的思考來代替全班學生的思考;
三是教師越俎代庖,直接將思考的過程與結果呈現給學生;
四是大部分學生沒有經歷完整的思考過程,而是在教師的步步誘導下,按章辦事般地進行所謂的“思考”,結果不過是碎片化的思維;
五是思考缺乏獨特性、深刻性與發散性。
弱思考可能會給學生及學習帶來怎樣的危害呢?
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高階思維沒有得到訓練與培養;課堂學習成了一種時間資源及生命的莫大浪費,同時極大地敗壞了學生的學習趣味。
沒有養成良好的思維方法及習慣,對學生的后續學習及生活產生極大、極惡劣的“后遺癥”。
如何糾正及克服弱思考帶來的弊端?如何達到強思考的效果呢?我們提出:學習任務要有適當的難度;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讓學生理解思考過程;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發散性、個人化的思考……
5
變“淺思考”為“深思考”
課堂教學中的“淺思考”主要表現在對問題缺乏敏感性。面對許多信息、知識都一滑而過,無法切入核心,無法突破常規的硬殼。
對于思考的層次上,在學習層次上主要是以記憶為主,最后淪為機械重復、死記硬背。
“深思考”,也就是深入持久地思考,盯住某一點,從四面八方來思考,愈入愈深地思考,形成深度思考。
深思考應該是時間上的長度,表現為持續思考,不斷跟進;在思考的情緒狀態上應該是情不自禁、一往情深;在思考的深入程度上應該表現為意味深長、深入人心;在思考的長度、寬度與深度上則顯出博大精深。
因為在課堂學習中,我們要以“主問題”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一”“集”“剖”“鉆”“韌”地進行學習、思考、探究,從而獲得更深入、更深刻的理解。
6
變“怕思考”為“樂思考”
“怕思考”主要表現為吃不了思考的苦,受不了思考錯遭受的“辱”,怕思考沒有結果等。
“樂思考”之樂基本上呈現為這幾種狀態:
?一是被好奇心及問題意識所點燃的一種叩開知識大門與探索宇宙人生的興奮感、急切感、新奇感。
?二是思考過程中的身心俱忘,與時間融為一體,與思考的對象融為一體,物我交融,物我同在的專注感。心理學研究表明,專注帶來積極的“心流體驗”,能產生多巴胺,增進心靈的愉悅。
三是思考過程中的一波三折的“峰回路轉,尋幽探勝”給人帶來豐富的、真切的、深刻的心靈體驗令人留連忘返。唯有深刻體驗這些狀態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思想者。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