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21-02-14 14:30:02
三、積極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開放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學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師的引導,由于學生是有差異的,自主探究結果是個性化的,不全面甚至是錯誤的,因此有啊、必要通過我們教師的引導,把學生點滴的、零星的、個性化的學習成果轉化為學生群體的成果。因此在明確了任務、要求和計分方法后,我在學生開始探究合作時深入到各小組,參與合作與交流,在小組匯報過程中,我認真傾聽,對于每一種方法都給予相應的創新檢測評價,并組織評比,評選出班級的創新之星。
四、變換教學的模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適當變換一些教學模式,以學生有效接受作為創新設計的優缺點。本課,我采用了“觀察--常識猜想--驗證--應用”這樣一個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教學活動的核心是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發現小數的性質。小學生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應多給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促進學生身心與認知的和諧發展。本課始終以探究為主線,倡導自主學習和快樂學習。在引發性探究階段,為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激活了學生思維。在形成性探究階段,我通過五次系統地探究,成功捕捉了小數性質的實質,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而且使學生感受到了成功建構新知的快樂。在應用性探究階段,學生通過個體自學、自主練習與交流,輕松掌握了化簡小數和改寫小數的方法。這樣,學生在探究中獲取了新知,掌握了解題方法,產生了“我能行”的成功感,從而使學生感到學習是快樂的。
五、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
本課學生在自主探究小數的性質時,學生的思維空間較大,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學生只有積極思考,激活原有的知識經驗,才能為“0.1=0.10=0.100找到科學的依據。在這個環節中,學生經歷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數學化過程。有的從”1角=10分、1分米=10厘米“等數學常識入手,有的根據”2個0.1等于20個0.01“,有的應用”線段、格子圖、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紙片“數形結合,有的應用轉化的方法進行證明,所有的方法都是學生自己探究得出的結論,我想這得益于教師為學生們在課堂上留出了思維的空間,從實際的教學效果看,這樣的教學,滿足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了良好的學習情感,教學效果也是令人滿意的。可見,”相信學生“在我們的數學教學中顯得多么重要。另外,在探究過程中學生還恰當的運用遷移和歸納的數學方法,從”0.1=0.10“遷移到”0.2=0.20、0.3=0.30、0.4=0.40……“最終得出結論”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個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奧數網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