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22-03-27 15:51:23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二年級語文 教案設計
謎語識記:
“豎”,謎面:又立兩根桿。
“竿”,謎面:個個以一當十。
“痛”,謎面:病中逞勇卻無力。
“煩”,謎面:翻開一頁寫個火,再翻一頁還是火,頁頁是火真討厭,叫人越看越冒火。
形聲字識記:咦、竿、痛。
現場集體發聲識記“咦”。
(3)我會讀。
①指名學生朗讀,師生以“五不”要求評讀。(不錯讀、不添讀、不漏讀、不回讀、不破讀。)
②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中,教師緊扣“會讀、會認”兩個重要基礎目標加強識字教學。在識字教學環節,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在相互交流中,鞏固經驗,提高自主識字能力;另一方面,運用“字理識字”和“謎語識字”等,依據漢字的結構和演變規律,從漢字形、義、音的關系入手進行識字教學,增強了識字教學的趣味,使學生感受了漢字的魅力與特點。
三、學習比喻,拓展說話
1.教師引讀第1自然段“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
(1)大象的耳朵像什么?(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
(2)為什么要把大象的耳朵比喻成扇子?(出示“大象的耳朵”的圖片)
(3)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大象耳朵的特點。(重點讀好“大耳朵”“像扇子似的”。)
2.練習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寫話。(課件出示:左邊為圖片,右邊為句子。)
(1)長頸鹿有一個長脖子,像( )似的,( )。
(2)小白兔有一對大耳朵,像( )似的,( )。
(3)大象有一條長鼻子,像( )似的,( )。
設計意圖: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要充分發揮文本句式的“例子”功能,幫助學生補充、調整、更新言語圖式,提高語用能力。本環節引導學生練習寫比喻句,在練寫的過程中體會喻體和本體之間的關系。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指導寫“扇、痛、遇、兔”四個字。
1.讓學生先觀察每個字的結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前三個字是半包圍結構,最后一個字是上下結構。)
2.嘗試給這些生字組詞,擴充詞匯量。
3.指導書寫。
扇:“羽”中的兩個“習”字,頂部都在橫中線上。
痛:里面部分第一筆是橫撇。
遇:走之從左、下包圍里面的部分。
兔:最后一筆點不能漏掉。
4.學生認真觀察教師范寫,注意筆順筆畫。
5.學生練寫,力求把字寫得規范、整潔。教師巡視,鼓勵寫得好的學生,獎勵小星星。
6.反饋交流,展示評議。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有所發現,掌握規律,并在扎扎實實的書寫練習中學會書寫、提高能力。
五、布置作業,鞏固生字
1.讓父母當評委,練習朗讀課文,在讀文中鞏固生字。
2.向父母介紹今天學會了哪些字,有什么發現。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鞏固所學。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課文生字、詞語。
似的 耷拉 咦 豎著 竹竿 跳舞 頭痛 心煩 扇風
(1)指名朗讀。
(2)齊讀。
2.回憶課文內容: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他遇到了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馬,還有小老鼠,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去看一看吧!
設計意圖:回顧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在鞏固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順暢地走進課文。
二、圍繞想法,探究原因
1.默讀課文,畫出課文中大象說的話,想一想:大象對于自己的耳朵有什么想法?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變的?(完成活動卡)
2.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組織學生交流。
出示句子:大象也不安起來,他自言自語地說:“他們都這么說,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讓我的耳朵豎起來。”
(1)大象為什么不安起來呢?“他們都這么說”,他們都說了些什么呢?讀讀課文第3~7自然段。
(2)學生交流小兔子和小羊說的話,指導朗讀,讀出疑問的語氣。
小兔子說:“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來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