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22-03-27 21:46:45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三年級語文 教案設計
7、師:好,借助書上的注釋和大家討論后形成的注釋,自己試著理解詩歌的意思。
8、同學們帶著理解再讀讀古詩,讀的時候想一想要在哪里注意停頓、節奏以及快慢呢?(生讀),誰來試試(一生讀),你注意了停頓的地方和重音,很好!(課件出示帶停頓的詩),好,同學們給你的同桌這樣美美地讀一讀吧!
四、想象畫面,由“意”入心
(一)1、師:年僅17歲的王維遠離家鄉正在長安謀取功名。誰來讀一讀第一句?(一生讀)。王維身處“異鄉”作為“異客”是什么滋味呢?(“獨”)
2、師:“獨”的背后隱藏著一幅幅畫面。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近王維當年的生活,尋找一幕幕中他那孤獨的身影。(課件出示)
來到大街,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而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過大院,親朋相聚,舉杯痛飲,而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門遠游,游人結伴,互幫互助,而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師:詩人的心中在想什么?(“思親”)
4、再怎么想念親人,他仍在“異鄉”;再怎么孤獨,他仍為“異客”。
5、古詩的語言非常得精煉,學習時可以結合詩句,想象文字后的一幅幅畫面。這樣身臨其境,自然能走進詩人的內心深處。
(二)1、師:反復地讀一讀,第二句詩讓你看到怎樣的畫面?
2、生:佳節,往往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目睹周圍人家的其樂融融,詩人勢必會想起與家人團聚的情景。
3、師:你知道有那些佳節?(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
4、師:把你們想到的畫面與大家分享,一同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課件:每逢佳節,我便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讓留守兒童多說,逢年過節時想起遠方打工的父母,會想些什么?來讀這句詩;遠方的父母會想念家鄉的誰?會說些什么?父母一定會吟誦什么?)
5、平時也就罷了,而佳節來臨時別人家舉杯暢飲,慶祝團圓,而詩人卻獨身漂泊于繁華熱鬧的帝都,兩年未歸,倍感孤單,非常思念家鄉的親人,你能說說他此時的心情嗎?(生:“倍思親”)。情之所至,詩人直抒胸臆,寫出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樣傳誦千古的名句。
6、一起讀出王維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吧!(生齊讀一二句)
(三)1、師:讀一讀后兩句,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他會對家鄉的兄弟們說些什么?兄弟們會說些什么?(“少一人”)會祝愿些什么?茱萸是什么?你能借助注釋,很好!對于茱萸的解釋我再補充一些(課件:茱萸的介紹)
3、靜靜地默讀,這幅畫面最令人遺憾的是什么?(“少一人”)
4、“少一人”是詩人此時最大的痛,“少一人”在詩人的心中不斷地撞擊著,我們共同來表達詩人心中無奈的吶喊。一組讀后兩句詩,其他三組接連重復“少一人”。
5、師:詩人想念兄弟,兄弟想念詩人,可見“兄弟情深”啊!)
五、回扣詩眼,感悟詩“心”
1、師:學完整首詩,再來看看“憶”,單單只是回憶嗎?“憶”怎樣解釋才更為貼切?(思念)
2、師:王維既然如此思念親人,為什么不回去呢?(學生討論,
出示課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是王維十七歲時所作。王維少年時就離開家鄉蒲州到西京長安客游,在詩歌創作方面久負名。但久而久之,思鄉懷親之感不斷襲擾他。特別是在他十七歲那年的
“九·九”重陽佳節之日,一種難以排遣的孤獨感和思鄉之情突然在
舉目無親的詩人心中爆發。)
3、師:好男兒志在四方,不是不想回,而是不能回,這是一種深深的無奈。思念如美酒越釀越深,才會寫出思鄉的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才會誕生思鄉的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4、誰來再讀一讀全詩,能強烈表達出詩人思鄉的情感。
5、誰來背誦?
六、鞏固學習古詩的方法
通過這兩首思鄉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無論是學習課文還是古詩,都有它固定的方法和步驟:
讀,熟讀詩文;
析,體會詩意;
悟,感悟詩情;
背,熟讀成誦。希望你們在學習其他古詩的時候,也能學到用到。(注:特別是反復誦讀來想象詩中蘊藏的畫面,體會詩人情感,這是學習古詩的一個好方法。希望你們在學習其他古詩的時候能用到哦)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