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22-04-12 17:25:10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六年級語文 說課稿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部編版六年級下小學語文說課稿:《魯濱遜漂流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魯濱遜漂流記》。本單元是外國名著單元,引導學生讀外國名著,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內容。《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寫的長篇歷險小說,魯濱遜是書中的主人公。課文首先為我們呈現了這篇小說的梗概,幫助學生整體了解內容。隨后課文摘錄了小說中魯濱遜流落荒島生活的部分,塑造了一位不畏艱險、樂觀堅強、聰明能干的主人公,這種生存的勇氣和經驗,直面困境、分析困境的態度,對我們面對困難、解決困難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二、說教學目標
1.會寫“懼、凄”等14個字,正確讀寫“航海、荒島”等詞語。
2.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3.體會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激發閱讀原著的愿望。
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激發閱讀原著的愿望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引導學生以讀為主,感知課文,認識梗概,了解其特點及作用,片段閱讀時,補充相關資料進行活動設計,開展課堂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引導閱讀討論、適時點撥,從而體會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受到啟發,激發閱讀原著的愿望。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創設情境,引導想象:如果一個人流落到了荒島上,沒有電,沒有食物,生活資料極度匱乏,他將怎樣在荒島上生活下去呢?
引起學生的興趣,探究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2.利用課件,檢查生字詞認讀及書寫。
3.檢查預習。
(1)了解作者笛福。
(2)在預習時,有沒有發現,這篇課文與別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課文由梗概和節選兩部分組成)
(3)了解什么是梗概。(大略的情節。節選是小說中節選的部分,小說用的是第一人稱的寫法,而梗概采用了第三人稱來寫)
(4)讀了梗概,誰能說說這部小說的大概內容?(魯濱遜遇險漂流到一個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
(5)梗概中介紹了他遇險后,在島上都做了些什么?(簡略地說,兩三個字:動詞+名詞:搬物品、搭帳篷、打獵、捕魚、養山羊、種麥子、救野人、救船長、回英國)
(6)從梗概中,我們可以看出小說的重點部分會是什么?(寫他在島上遇到的困難,他怎樣想方設法克服的)
(三)閱讀梗概,了解內容
1.默讀梗概。思考,魯濱遜面對著哪些困難呢?他又是怎么克服的?指名學生回答。(先說困難,再說方法)
2.想一想,除了面臨物質生活上的苦難,他還面對著什么困難?(孤獨 )
3.面對困難,魯濱遜是怎樣做的?讀梗概第4-7自然段。
4.用小標題的方式列出小說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的哪些事。
提示:流落荒島 → 建房定居 → 養羊種麥 → 救“星期五” → 回到英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