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3)
來源:中國政府網 2016-06-15 10:32:40

繼續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各地要采取措施逐步擴大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范圍,依據地區經濟水平、物價變動等因素,建立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改善學校食堂條件,保障食堂正常運轉,擴大食堂供餐比例。規范食品采購、貯存、加工、留樣、配送等流程,確保衛生安全。結合當地物產種類,適應當地飲食習慣,科學改善膳食結構,建立監測評估制度,不斷提高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效果。
(二)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立足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助推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發展,改善職業學校辦學條件。促進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雙軌推動、雙向推動,合理引導學生進入職業教育。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技術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為培養大工匠打下扎實基礎,為個人發展、家庭脫貧提供支撐,為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創造條件。
改善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各地要根據地區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引導優質學校通過兼并、委托管理、合作辦學等形式,整合資源,優化中職學校布局。要建立健全分類分專業的中職學校生均經費標準,建立穩定投入機制。完善中職學校辦學標準,全面加強中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到2020年,中西部地區所有中職學校辦學條件基本達標。
提升高等職業院校基礎能力。各地要圍繞現代農業、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民族傳統工藝等領域,遴選具有相對優勢的高職院校,支持其提升基礎辦學條件,擴大優質高職教育資源。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改善實訓裝備水平。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機制,拓寬渠道,擴大“雙師型”教師規模,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和技術服務能力。強化實習實訓環節,改善實習實訓條件,推廣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完善學生實習制度,加強職業能力和崗位適應訓練,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積極推行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進一步促進產教融合。貼近地方經濟特點和產業需求,立足學校辦學基礎,加強特色專業建設。全面開展中職學校監測評價,實行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制度。廣泛開展技術推廣、扶貧開發、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勞動力轉移培訓和社會生活教育等。
(三)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統籌普通高中和中職教育協調發展,優化學校布局,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質量,完善經費投入機制,加大學生資助力度,不斷提高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國家繼續實施普通高中改造計劃、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等項目,著力改善高中階段學校辦學條件。到2020年,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超過85%,中西部地區達到90%。
新建、改擴建普通高中。在沒有普通高中的縣,根據人口變動趨勢和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新建、改擴建一批普通高中,方便學生在當地入學。人口5萬人以上或初中在校生2000人以上的縣,應建設一所高中。人口少于5萬人且初中在校生較少的縣,可將基礎較好的初中學校改擴建為完全中學,或與其他縣聯辦、合辦普通高中。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