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將啟動建設六城區25所優質校
來源:新華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3-28 10:31:13

2017年北京將啟動建設六城區25所優質校
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教育集團化、深度聯盟、名校辦分校、城鄉一體化學校、學區制、一校多址、教育集群……在北京,這些教改新名詞已進入尋常百姓家,教改實招盤活了存量、提升了增量,擴大了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面。從北京市教委了解到,2017年將啟動在郊區新建10所優質校,6個城區新增25所優質校,幫扶15所郊區校,不用擇校也不用托關系,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未來,北京不僅要繼續實施學區制和集團化教育改革,還將快速提升普通校質量。
繼續做大優質教育資源“蛋糕”
近三年來,北京市緊緊圍繞推進公平和提升質量這條主線,立足于“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以百姓的“實際獲得”為檢驗標準,打出了系列促進基礎教育公平、優質、均衡發展的組合拳。由此形成的促進義務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發展的“北京路徑”和具有鮮明首都特色的教育綜合改革“北京理念”,已然呈現出北京教育的新生態。
北京市將繼續加大統籌力度,重點在城近郊區、重點項目和引進人才密集地區布局,力爭兩三年內,在郊區新建10所優質小學或九年一貫制學校。2017年,6個城區將啟動加大對一般學校的精準扶持,每個城區至少選3所普通校和優質學校合并或集團化辦學;兩三年內,在城區新增25所優質小學或九年一貫制學校,把轄區內最薄弱的學校并入優質教育集團或與優質校深度聯盟。同時,2017年,城6區還將啟動支持近郊、遠郊區辦學,幫扶15所薄弱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起,除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外,本市所有中小學校未經北京市教委同意不得到外地辦學,各中小學不得與房地產商合作辦學。
橫向聯手發展
在北京市級統籌推動下,各區立足本區域功能定位,因地制宜,以擴大和重組優質教育資源為突破,推出了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教育新地圖”。
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的東城、西城,在教育優質資源供給的方式上,兩區主要選擇了內部盤活優化結構,擴大優質資源覆蓋,破解擇校難題。
東城區在原有八大學區基礎上,實施六大路徑融通“學有優教”,包括深度聯盟制、建立九年一貫制學校、構建優質教育資源帶、托管制、小班教育、教育信息化等,跨學校、通學段,推進全面優質品牌化。
東城區在深度聯盟校中,創造性地運用“大校年級組制”:將一所優質校與一所薄弱校聯盟結對,實現軟硬件優質資源“大通道”;同時力推“初中雙優建設工程”,即:優質初中(示范高中的初中部)擴大招生比例,帶動輻射周邊普通初中校,通過實施深度聯盟一體化管理提升普通初中校辦學品質;優先發展初中(“老二類”初中)實施精品特色戰略,通過控制辦學規模、實施小班化教育,優質高中指標到校等措施,快速實現全面優質品牌化。
比如,177中學與171中學、國子監中學與五中分校、龍潭中學與廣渠門中學,都是深度聯盟一體化管理學校,統一招生、統籌師資、統一教研、同址上課。這類學校成為學生及家長們歡迎的家門口好學校。
西城區推出了以街道行政區劃為基礎的11個學區,有序擴大教育集團規模。通過新增和調整,使教育集團總數達到17個。將長安小學、天寧寺小學等19所普通小學,并入實驗二小、北京小學等11所名校,通過集團化辦學的輻射效應,大幅提升優質學位供給,贏得了學生及家長的認可。
例如,西城區宏廟小學、實驗一小前門分校回流報名的學生明顯增多,家長們看好這兩所學校分別成為北師大實驗中學集團、北師大附中教育集團的成員校。優質教育資源擴大緩解擇校熱,取得了顯著成效。
作為城市功能拓展區的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擔負著拓展外向經濟服務、大力發展高端產業的區域功能,對優質教育布局的需求迫切。
據了解,朝陽區根據10大功能區定位優質教育分布,其中CBD功能區所布設的優質校達近40所。豐臺、石景山與西城、海淀相鄰,著力在結合帶上布點留生源,把好學校辦到學生家門口。
海淀區提出,中部、南部地區是優質學位增量供給的重點。車道溝小學并入北京理工大附中建一所新的九年一貫制學校;首師大附中承辦首師大二附中;206中學和群英小學合并為九年一貫制學校由十一學校承辦,更名為十一學校一分校;人大附中和十一學校與中部、南部部分學校建立深度聯盟。僅中部和南部地區就增加7000余個優質學位。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