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工作計劃 >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 >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 正文
2017-08-23 11:03:28 下載試卷 標簽:冀教版語文 三年級下冊 教學計劃
最后一個層次就是由課堂向外延伸。
這個延伸不單指向課外閱讀延伸,更重要的是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向社會生活延伸。通過教學的延伸,改善學生的生活,這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
比如在《金色的蒲公英》一文作者寫了這樣一件事:學校里組織一次戲劇表演,本來“我”要演的公主角色被別人代替,自己只能出演敘事者,正當“我”覺得受到了傷害無法接受的時候,媽媽巧妙地借養花的事給“我”講明白了這樣的道理,那就是每種花都有著自己的美麗,都給人帶來快樂;同樣,每個人扮演的角色不同,但都是同等重要的。這種被冷落、被忽視的感覺,可能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孩子們也一樣,比如在評選中失利落選、參加比賽被淘汰等等,這些我們成人看來不值一提的小事,在學生的心中卻是非常重要,不亞于我們在職稱評定、年終考核中的失利。那么,如何正視這些問題呢?這時,我們就可以由課堂教學向學生的生活延伸,比如:引導學生回想,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情,談談你當時的心情?學了課文后,你又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相信學生能結合課文內容,談出自己相關的生活經歷,以及對類似問題的新看法。再延伸一步,可以讓學生把這種收獲講給父母,孩子們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感慨,一定會打動他的家人,進而提升他們對相關問題的看法。這正是通過我們的閱讀教學以及閱讀教學的課外延伸,改善學生的生活,影響學生的人生。
我們以上談到的幾點,是閱讀教學中要達到的幾個不同層次的標準。至于怎樣達到,這需要教學的藝術性。我們相信老師們能在具體教學中,結合文本特點、學生個性,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尋求出更多實用、高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我們閱讀教學的效率。
②以“積累、感悟、運用”為核心,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課堂中的語文學習不同于一般性的文章閱讀,一般人閱讀文章,只要了解文章大意,弄懂文章所講的道理或說明的問題就可以了,而語文教學中的文章閱讀更多的是要通過教材中的文章這個“例子”,引導學生品位味語言,學習表達方法,以使學生達到“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課程標準》)
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習的語言材料,在對有價值的語言現象的品析、揣摩、玩味、涵詠的過程中,學生逐漸積累語言材料,獲得良好的語感能力。本冊教材在課后習題中提供了大量可供研讀的語言材料。具體說來,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通過詞句積累的方式引導學生積累有價值的詞句。
或是表現人物性格、品質的詞句:《金色的蒲公英》《賣火柴的小女孩》等課詞句的積累;
或是表現事物情態的語句:《燕子》《陽氣》等課詞句的積累;
或是在表達上有特點的語句:《大自然的語言》中生動形象的比喻句,伙伴中一詞多義等現象等;
或是由課內向課外的拓展延伸,《蜜蜂》一課表現其他動物神奇本領的成語、詩句等。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