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青少年時,家長需要一份情緒管理指南(4)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4-16 16:26:30

第三步:清晰表達
思維腦
當我們度過生理腦、情感腦進入思維腦,我們開始思考真正的解決方案。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比如我們提到的寫作業不認真、玩手機超時、賴床遲到等等,都有不同的解決方式,而且每個孩子適合的方法還不一定相同,但不變的是,我們需要傳遞清晰的信息給思維腦。
1、就事論事
當我們回到理智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和孩子就事論事,不是一頓嘮叨和抱怨“你怎么又玩手機,上次就和你說過,你今天晚睡起不來,明天會影響上課效果“……我們應該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告訴孩子你看到的問題,不夾雜情緒和埋怨,堅定而平和地說:我看到你玩手機已經40分鐘了,你打算什么時候結束?
2、清晰說明你的訴求
之前看到一檔節目中,丈夫表達對妻子的不滿,夫妻雙方溝通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對話:
丈夫:你怎么不把家里收拾干凈呢?
妻子:我就是家里的保姆嗎……我上班也很忙……你天天回來得那么晚……
丈夫的一句話,能讓妻子想起各種委屈,甚至會把幾年前的事情翻出來,一直說到”談戀愛的時候,你對我就不好“,但是妻子就不直接表達要讓丈夫做什么她才改變,之所以很多夫妻吵架,女性容易“翻舊賬”,很多時候就是我們小情緒的積壓,不愿意把自己真實感受與訴求及時表達出來,其實這位妻子就是想說如果丈夫肯定、理解她的辛苦,她也愿意照顧這個家。
3、用“要做”替代“不要做”
面對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有時候不是孩子不聽話,是我們給的信息太多,又是發脾氣、宣泄情緒,還有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弄得孩子都不知道哪句話是氣話,哪句話是要求,所以如果你讓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請清晰、明確地傳達你期待他做什么,而不是一直說不做什么:
過馬路的時候,你不要亂跑 VS 過馬路的時候,我需要你緊緊拉著媽媽的手
你怎么還玩手機,早點睡覺 VS 我們約定的是10點之前睡覺
用后者的方式說話,孩子才能清晰地知道行為的導向,而不是只記得媽媽一直發脾氣。
真正的情緒管理,絕對不是一個“忍”字,如果我們想從根本上控制情緒,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下功夫,不讓自己忍耐和積壓不滿,小情緒會表達,大脾氣才不爆發,這一點,在處理孩子的問題和伴侶之間的矛盾都是一樣的。
面對孩子,有時候我們的情緒像坐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但是通過不斷的修煉,相信我們最終會平穩地解決問題。
新東方家庭教育致力于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我們一起學習,做更好的父母!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