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如何開展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07 09:54:59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版)就有明確規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五種途徑和方法,即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始終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展心理健康專題教育、建立心理輔導室、 密切聯系家長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資源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可見開展心理咨詢只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方式。但如果只把目光聚焦在這一點,無疑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大部分心理問題的產生既與客觀環境的刺激有關,又與個體的心理調節能力有關。因而,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提高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這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們要減少外界因素中的不良刺激,即從源頭遏制刺激源,以降低心理問題的發生率。
從刺激源來區分,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為學源性心理問題、師源性心理問題和親源性心理問題。
學源性心理問題主要是指學生由學習活動引起的心理問題;師源性心理問題指的是由教師對學生的不當教育行為導致學生產生的心理問題;親緣性心理問題是指因不良的家庭影響和不當的家庭教育而導致學生產生的心理問題。
在學校教育中
尤其是師源性的心理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要注重發揮教師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每一位教師都要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者,而不是學生心理問題的制造者。
否則的話,學校教育一方面成為學生心理問題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又要成為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者。這樣,學校在學生心理健康上,既放火,又滅火,這樣還不如踏踏實實做好防火工作。
從提高學生個體的心理調節能力來講
也是以開展專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主
比如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課,可以采取團體輔導、心理訓練、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劇等形式進行,最大程度地預防學生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行為問題。
在減少刺激源、預防心理問題的基礎上,如果學生還產生各種心理問題,這樣個別心理輔導就可以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了。
由于心理咨詢需要發揮求助者的主動求助的意識,因此學校需要有意識地加強宣傳,讓學生認識到心理求助并不可恥,而是更好地促進自己的成長。
事實上,學校整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做到位,學生也更樂意來心理咨詢室求助。
的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越來越重視,但我們不要只把目光聚焦在心理咨詢室上,而要更客觀、理性地去推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整體工作,讓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守護神。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