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寶寶共讀要領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9-23 08:28:42

和寶寶一起讀書,要適合寶寶的認知特點和接受能力,爸爸媽媽需要掌握一下要領,這樣就能輕松應對了。
要領一:選得適合
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需要不同種類的讀物。1歲以內的寶寶視力發展還不成熟,要選擇色彩豐富的大圖片;1~2歲的寶寶認為所有的事物都像他一樣能動、會說話,非常想知道它們之間都發生了什么故事,因此情節豐富的童話如《白雪公主》、《丑小鴨》等等對寶寶很有吸引力;2~3歲的寶寶可以讀一些知識性較強的書,掌握一些諸如分類、顏色、形狀、大小、遠近等概念。有時候,寶寶的生活中無法直接接觸到這些概念,書中具體的圖像能使他快速地理解事物之間的抽象關系,從而跨入一個更寬廣的知識領域。
要領二:讀得生動
在給寶寶讀書、講故事的時候,語言要清晰緩慢,音量一般只要使寶寶能聽清楚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父母讀書的聲音平淡如水,語調始終如一,寶寶聽一會兒就會失去興趣,心不在焉地亂摸亂動了。只有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適當地變化聲音和語調,才能吸引寶寶的注意,讓他的思維跟著故事發展轉動。
有些父母抱怨自己不會像老師一樣講得生動活潑,其實,在給寶寶讀書的時候,把生活中的高興、驚訝、傷心、生氣等情緒用較為夸張的語氣和神情表現出來,就足以使寶寶屏息凝神地進入故事情節了。例如,講白雪公主吃了毒蘋果的時候,可以將語氣轉急,表達出傷心的感情,寶寶受到這種情緒的感染,也會感到難過和不平,急切地想知道下文。
要領三:演得形象
寶寶頭腦中的圖式多為形象性的,為此,要提高親子共讀的質量,必須把“講”延伸到動作表演當中。例如,講小貓釣魚的故事時,寶寶不知道“撲”蝴蝶是什么樣子,父母就可以表演一個“撲”的動作。寶寶看了,就很容易理解和記憶這個情節了。
在講寶寶已經熟悉的故事時,可以讓寶寶表演故事中人物的動作。起初,寶寶可能會手足無措,笑料百出,但還是會樂此不疲的。慢慢地,經過父母的鼓勵和指導,寶寶能夠通過表演深刻體會故事人物的情感,提高情緒智力。
要領四:問得關鍵
選擇適當的時機向寶寶提問非常關鍵。發現寶寶聽故事心不在焉時,給他提一個問題,就能夠提醒寶寶集中注意力;即將講到重要部分時,提一個問題,可以增加故事的懸疑性;當需要寶寶記住某一個知識點時,提出的問題會輔助寶寶主動地加強記憶。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