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8-11-30 18:53:38 下載試卷 標簽:西師大版數學 一年級上冊 數學說課稿
四、教學流程:
整節課以智慧爺爺帶數寶寶出游為引線,通過多媒體形、聲、色、動的功能,吸引并引導孩子們在教學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發現、去探究、去解決問題,體驗數學的魅力。
(一)情景導入 ,引出“10”:
星期天,智慧爺爺帶著0-9這些數寶寶到郊外秋游,這時候,智慧爺爺說:“孩子們,今天讓你們中間最大的一個數當隊長,好嗎?”寶寶們馬上歡呼起來。同學們你們猜猜是誰當了隊長?“9”當了隊長就看不起其他的數寶寶了,它神氣地對1和0說:“你們倆呀!和我比起來真是太小了,我才不愿意和你們一起玩呢。”1和0聽了很傷心,同學們,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快來幫幫1和0吧!
【設計意圖: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復習舊知過程中,創設問題情景,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
(二) 觀察、操作,認識“10”:(讓學生掌握10可以表示數量、序數,以及10以內數的數序和大小)
1、出示書上主題圖(投影)。引導觀察從主題圖發現了什么?并交流自己數數的結果。初步認識10。(數10)
2、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10” ,并提問 :為什么你們說的事物不同,卻都可以用10表示?(說10)
3、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10.
【設計意圖:新課程倡導: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系身邊,由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用數表示事物和數在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這個環節,通過數一數,知道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找找身邊的“10”,給每個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臺,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可以舉出許許多多有關10的例子,感悟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10可以表示物體的數量。】
4、出示刻度尺。
①說一說小花的后面是幾?
②從左數第10個數是幾?
③讓學生從0-9中任選一個數與10比大小。。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說數的順序、“比較大小”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形成并強化“10”的“表象”,理解10的序數意義以及10以內數的大小。】
(三) 演示、思考,探究10。(讓學生初步理解10進位值制的概念)
1、擺一擺。讓學生拿出學具,擺小棒,教師邊巡視邊提問:你擺的是幾個一,是幾?當擺到9根時,問學生:再添上1個一是幾個一? 是幾? 師演示將10根小棒捆成一捆,并告知:這是1個十。讓學生跟隨教師演示,從而在直觀上理解10個一就是1個十。
【設計意圖:以上是直接感知部分,采用直觀演示教學方法,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愉快中感知,然后讓他們在操作中感知10的“形象”,強化感知效果。并滲透10個一就是1個十。】
2、出示計數器。先在計數器的個位上撥9個珠子,問學生:現在是幾個一?是幾?再撥上一個,是幾個一?是幾?教師問學生:我們能不能也將10個一變成1個十呢?怎么變?變好后放到哪?教師揭示十位的概念。
【設計意圖:通過計數器,讓學生從直觀理解10個一是1個十,到抽象理解滿十進一的十進制概念,并揭示出一個新的計數單位“十”,以及兩位數的概念。】
3、讓學生寫10.提問:為什么要這么寫?10中的1與1的意義相同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數字相同,但因所在數位不同,表示的意義也就不同。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10進位值制的概念。】
(四) 學習遷移,掌握10的組成
1、教師提出要求:把10根小棒擺成兩份,看誰擺得快,能擺出多少種不同的擺法。(2分鐘內完成)
2、讓學生匯報后問:你能從中想到什么?(小組討論你們發現了什么規律?)
3、兒歌固新知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和以前知識及學習方法的遷移,讓學生在趣中悟,樂中學,自主的掌握了10的組成。】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