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奧數 > 家庭教育 > 身心健康 > 正文

兒童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是什么? (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2-02 16:57:23

智能內容


  3.適應性成熟。即適應那些由于性成熟帶來的身心的,特別是社會化的一系列變化。

  4.認同性別角色。獲得真正的性別角色,即根據社會文化對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應的動機、態度、價值觀和行為,并發展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謂男子氣(或男性氣質)和女子氣(或女性特征),這對幼兒期的性別認同說來是個質的變化。

  5.社會化的成熟。學習成人,適應成人社會,形成社會適應能力。價值觀、道德觀的成熟是社會化成熟的重要標志。

  6.定型性格的形成。發展心理學家常把性格形成的復雜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齡前兒童所特有的、性格受情境制約的發展階段;第二階段是小學兒童和初中的少年所特有的、穩定的內外行動形成的階段;第三個階段是內心制約行為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里,穩固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已經定型,因而性格的改變就較困難了。

  (二)青少年友伴關系的發展

  對于青少年來說,家庭關系、師生關系和友誼關系是最重要的三大社會關系。較之家庭關系和師生關系,友誼關系更具平等性。友誼關系的建立是以選擇和承諾為基礎的。友誼關系不如家庭關系那樣穩定。青少年們已經開始意識到友誼關系的特征,以及保持友誼關系的決定因素。青少年爭吵的時候,憤怒的成分減少了,他們能夠更加公正地解決與朋友、家庭成員之間的沖突。這也許是由于他們能夠意識到,太多的沖突會使他們失去友誼。青少年們通常會選擇與他們相似的同學為友,朋友間的相互影響又使其間更為相似。同一個朋友圈的青少年,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都較為相似,在同輩群體中也處于相似的地位。

  在個體的畢生發展中,無論是就友誼的強度和重要性程度而言,還是就與朋友共聚的時光而論,均莫過于青少年時期。友誼更具交互性。對親密、忠誠和共享的重視,標志著青少年向成人式友誼的過渡。青少年朋友之間親密程度的加強,不僅反映了其認知的發展,而且也反映了其情緒的發展。這個時候,青少年更善于表達其思想與情感。他們也更善于顧及他人的觀點,因而也更善于理解朋友的思想與情感。青少年向朋友傾訴秘密的過程,是探索其自身情感的過程,是定位其人生坐標的過程,是確認其自我價值的過程。

  發展親密關系的能力同心理適應能力和社會能力的發展都有很大的關系。一般地說,友誼關系穩定、親密和支持性的青少年,自我概念積極,學習成績優秀,人際關系良好,往往不會與他人敵對,往往不會有焦慮感和壓抑感。實際上,友誼與適應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良好的友誼促進適應能力的發展,良好的適應能力又反過來推動著良好的友誼關系。

  (三)青少年道德品質的發展

  在整個中學階段,青少年的品德,即道德品質,迅速發展,他們處于倫理觀形成的時期。在少年期品德形成的過程中,倫理道德觀已開始形成,但在很大程度上卻表現出兩極分化的特點。而青年初期的倫理道德觀則帶有很大程度的成熟性。他們可以比較自覺地運用一定的道德觀念、原則、信念來調節自己的行為,伴之而來的是世界觀的初步形成。

  1.青少年個體的倫理道德行為是一種以自律為形式、以遵守道德準則并運用原則、信念來調節行為的道德品質。這種品德具有六方面的特征:

  (1)青少年能獨立、自覺地按照道德準則來調節自己的行為。“倫理”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倫理是道德關系的概括,倫理道德是道德發展的最高階段。從中學階段開始,青少年個體逐漸掌握這種倫理道德,而且還能獨立、自覺地遵守道德準則。我們所說的獨立性就是自律,即服從自己的人生觀、價值標準和道德原則;我們所講的自覺性,也就是目的性,即按照自覺的道德動機去行動,以便符合某種倫理道德的要求。

  (2)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在青少年的道德動機中占據重要地位。中學階段是道德信念和理想形成,并開始用道德信念和理想指導自己行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道德信念和理想在青少年個體的道德動機中占有重要地位。青少年的道德行為更有原則性、自覺性,更符合倫理道德的要求。這是人的人格或個性發展的新階段。

  (3)青少年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識的明顯化。這一特點從青少年開始就越來越明顯,它既是道德行為自我強化的基礎,又是提高道德修養的手段。所以,自我調節品德心理的全過程是自覺道德行為的前提。

  (4)青少年道德行為習慣逐步鞏固。在中學階段的青少年品德發展中,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是道德行為訓練的重要手段。因此,與道德倫理相適應的道德習慣的形成,又是道德倫理培養的重要目的。

  (5)青少年品德發展和世界觀的形成是一致的。青少年世界觀的形成與道德品質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一個人世界觀的形成是其人格、個性、品德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當他們的世界觀萌芽和形成的時候,它不僅受主體道德倫理價值觀的制約,而且又賦予其道德倫理以哲學基礎,因此,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是一致的。

  (6)青少年品德結構的組織形式完善化。其表現為:其一,青少年的道德行為不僅按照自己的準則規范定向,而且通過逐漸穩定的個性,產生道德的和不道德的行為方式。其二,青少年在具體的道德環境中,可以用原有的品德結構定向系統對這個環境作出不同程度的同化,隨著年齡的增加,同化程度也在增加;還能作出道德策略,決定出比較完整的道德策略是與他們獨立性的心理發展相關的;同時能把道德計劃轉化為外觀的行為特征,并通過行為所產生的效果達到自己的道德目的。最后,隨著青少年反饋信息的擴大,他們能夠根據反饋信息來調節自己的行為,以滿足道德的需要。

  2.青少年品德處于動蕩性向成熟型過渡的階段。

  (1)少年期品德發展的特點是動蕩的。從總體上看,少年期的品德雖然具備了倫理道德的特征,但仍舊是不成熟,不穩定的,具有較大的動蕩性。少年期品德動蕩性特點的具體表現是:道德動機逐漸理想化、信念化,但又有敏感性、易變性;他們道德觀念的原則性、概括性不斷增強,但還帶有一定程度具體經驗的特點;他們的道德情感表現得豐富、強烈,但又好沖動而不拘小節;他們的道德意志雖已形成,但又很脆弱;他們的道德行為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獨立自主地行動,但是愿望與行動又有一定距離。所以,這個時期,既是人生觀開始形成的時期,又是容易發生兩極分化的時期。品德不良、走歧路、違法犯罪行為多發生在這個時期。究其原因,是前文曾經論述的三個因素:第一,生理發生劇變,特別是外形、機能的變化和性發育成熟了,然而心理發育卻跟不上生理發育,這種狀況往往使少年期容易產生笨拙感和沖動性;第二,從思維品質發展方面分析,少年期的思維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他們好懷疑、反抗、固執己見、走極端;第三,從情感發展上分析,少年期的情感時而振奮、奔放、激動,時而又動怒、慪氣、爭吵、打架;有時甚至會泄氣、絕望。總之,他們的自制力還很薄弱,易產生動搖。我們應從各個方面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觀點,特別是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以便他們作出正確的抉擇。

  (2)青年初期是品德逐步趨向成熟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品德發展進入了以自律為形式、遵守道德準則、運用信念來調節行為的品德成熟階段。所以,青年初期是走向獨立生活的時期。成熟的指標有兩個:一是能較自覺地運用一定的道德觀點、原則、信念來調節行為;二是人生觀、世界觀初步形成。這個階段的任務是形成道德行為的觀念體系和規則,并促使其發展進取和開拓精神。

  然而,這個時期不是突然到來的。初中二年級是中學階段品德發展的關鍵期,繼而初中升高中,開始向成熟轉化。其實在初二之后,一些少年在許多品德特征上已經逐步趨向成熟。而在高中初期,卻仍然明顯地保持許多少年期動蕩性的年齡特征。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特別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應該重視的問題。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xmglf.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