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健康比你想象的重要!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2-02 16:59:25

最近這些年,兒童的心理健康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但是,兒童心理與精神健康的整體水平卻在逐年惡化。從心理健康到精神疾病,是由量變到質變的。兒童健康,必須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要關注。
認知
孩子的認知的發展,與先天的遺傳有很大的關系,例如智力發育。雖然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注意給孩子“開發智力”,但事實上,智力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律,外界刺激不足固然會造成發育遲緩,像狼孩,孤兒院缺少關照和活動的孩子等等,但那都是極端的例子,很多情況是現在家長太著急了,給予的刺激太多太強,這反而會給孩子的智力發育帶來壞影響。家長要能夠正確評估自己孩子的狀況,不要拔苗助長。
情緒情感
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動物都會有喜怒哀懼等情緒,當我們看到新鮮的環境,當我們遇到陌生人,當我們獨立完成了一件事等,都會影響到我們產生特定的情緒,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認知、決策和行為,而我們得出結論、形成策略、采取行動的時候,同時也伴隨著新的情緒的產生。因此,我們不能小瞧了情緒對我們的影響。
兒童最早對情緒只有通過軀體感受得到的體驗,沒有認知。逐漸地,在父母養育方式的影響下,孩子開始對情緒有了認識和了解,不僅了解自己的情緒,也了解他人的情緒。
社會情緒的發生源于后天
一般在兩歲左右,孩子開始表現出復雜的情緒,如尷尬、害羞、嫉妒、內疚、驕傲等,這些情緒是自我評價性的情緒,而自我評價首先來自他人,尤其是最親密的人——父母的評價。
那些更關注孩子“缺點”或“錯誤”,在孩子失敗時嚴厲指責孩子的母親,其子女在失敗時更容易顯得羞愧和自責,成功時卻很少感到驕傲、自豪。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那些更關注孩子的積極表現,肯定、認可孩子的母親,其子女在成功時會表現驕傲,在失敗時較少有內疚、自責的表現。所以,一個整天陰沉沉的,或者情緒上經常“暴風驟雨”的媽媽,不可能擁有一個陽光的孩子。
孩子的情緒能力的發展,跟后天的養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我們能幫助孩子的,是讓他盡早發展出管理情緒的能力,包括:情緒(自己的和他人的)識別能力、情緒推理能力、情緒調節能力、情緒表達能力。這些能力發展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孩子社會功能的發揮。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