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式父母控制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4-11 08:23:22

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主空間,而父母更多時候作為陪伴者,只需要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幫助——這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所倡導的,也是當下被大家較為認可的親子關系模式。但是,類似“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論斷也深深地影響著一代代中國父母和孩子。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究竟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怎樣的親子關系才是更優的呢?本文基于前期“父母控制對青少年抑郁的直接和間接效應”的研究結果,探討了不同形式的父母控制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并對父母如何更好地和孩子相處做出思考。
提及“控制”這個詞,往往帶有一些消極色彩,而我們這里所說的“父母控制”,是指在教養過程中,父母管理孩子的穩定方式,無褒貶色彩。父母控制通常可分為行為控制和心理控制兩種。
一、父母行為控制的表現形式及影響
行為控制指對孩子日常行為的監督。主要有制定活動計劃和規則,主動詢問行為動態等形式。
1.主動制定計劃和規則
當寒暑假來臨時,很多父母會給孩子制定假期計劃,期待孩子過一個豐富多彩、充實愉快的假期。當然,這個過程最好和孩子一起完成,如讓孩子回顧一個學期的收獲與不足,聊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對假期的期待等,制定出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計劃,這樣,孩子在執行過程中就更有動力了。另外,對于孩子的日常行為,父母也可以提出一定的規則,如日常作息時間要規范,放學晚歸要提前告知等。這樣明晰的規則能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保證親子間的和諧相處。
2.主動詢問行為動態
父母積極和孩子交流近期身邊發生的事,聊聊有趣的事、煩惱的事、傷心的事等,還可以詢問孩子“今天去了哪里?做什么了?開心嗎?”等。這樣的互動一方面可以表達父母對孩子的關心,促進親子關系更加融洽;另一方面還能了解孩子的行為動態,及時發現問題行為,加以適當引導。
相對于心理控制,行為控制的發生較為明朗。適當的行為控制一般被認為是較為積極的教養方式,但是,過高的行為控制也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促使一些攻擊行為的發生,所以家長在使用行為控制時要把握好“度”。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