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奧數 > 家庭教育 > 身心健康 > 正文

不同形式父母控制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4-11 08:23:22

智能內容


  二、父母心理控制的表現形式及影響

  心理控制通常被認為是通過干擾孩子的內心世界,破壞其自主性來實現的控制。主要有引發內疚感、愛的撤回、權利獨斷等形式。

  1.引發內疚感

  當孩子的表現與父母的期待產生差距時,有的父母恨鐵不成鋼,會無所顧忌地責怪孩子——“你這樣對得起我們的辛苦培養嗎?我真的很失望、很難過。”當孩子認同了父母的責怪后便會產生內疚感——“我真是沒用,什么事都做不好,我真應該好好反省。”這樣的情感反應模式如果頻率過高,孩子會將父母的不滿歸因于自己,最后很可能會導致抑郁的發生。作為父母,需要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和接納,不能一味提要求和指責。

  2.愛的撤回

  當孩子的表現優秀與否直接關系到他是否“被愛”時,心理控制便發生了。我們常說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但是當父母過于在意孩子的成績時,“愛”被拿來當作交易的籌碼,孩子只有足夠優秀才能換來父母的愛。偏偏采用這種心理控制形式的父母往往是不夠愛孩子的,或者說父母本身愛的能力就不足,孩子在這種缺愛的環境下長大,便更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來換取父母的愛。長此以往,孩子也許表面上很優秀,但是讓人心疼,當他們遭遇無法滿足父母期待的關卡時,這種平衡便會坍塌,引發心理問題。所以,希望普天下的父母不要將愛建立在讓孩子滿足自己期待的基礎上。

  3.權力獨斷

  權力獨斷的父母過于嚴厲地管教孩子,孩子的自主性慢慢喪失,最后成了實現父母愿望的工具,失去生命活力,同時產生懼怕、憤怒的情緒,而這些情緒無處釋放,很有可能積壓在心里導致攻擊性行為或者抑郁。父母不應該以任何名義來要求孩子必須服從自己的意愿,而應認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多聽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尊重孩子的選擇。

  在我國望子成龍的文化背景下,父母的高期待、高要求很容易促使心理控制的發生。心理控制的發生,往往不伴隨著疾言厲色、打罵訓斥,所以常會被忽略,但是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極具破壞性,須引起重視。

  簡而言之,為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可以適當地使用行為控制,避免采取心理控制。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xmglf.cn. All Rights Reserved.